首页 > 企媒文摘 > 详细内容

王庄煤矿 深入践行“算账文化”聚焦“优精减”注入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1-09-28     浏览:328

本报记者孟涛涛特约记者王小军原振华

    前几日,淅淅沥沥的小雨飘飘洒洒下了两天,天气阴沉得仿佛笼罩了一层烟雾。王庄煤矿浓缩池里,没过脚踝的煤泥让人举步维艰,要更换的大型浓缩池设备3#、4#耙就像两座巨人,等待着十二位身着黑色工衣脚踏黑筒雨鞋的铁血汉子去攻克。越是艰难越向前,越是困境越突破,十二位热血男儿克服恶劣天气的影响、摆脱了脚下湿滑的煤泥,攻克着从来没涉足过的工作领域,改造底流泵管路,解决了浓缩池里亟需排出的5800方水、更换上新的浓缩池3#、4#耙……在王庄煤矿生产线上,像这样充满干劲的工作场景比比皆是。

    煤炭板块的健康、稳定、效益发展是潞安化工集团转型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王庄煤矿紧紧围绕“效益”和“利润”推动各项工作,求良药、谋良策,坚持以精益化管理带动矿井转型,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同心干,做好集团转型发展的“翼臂”,助力集团走出有比较优势、有特色竞争力的现代化工绿色发展新路。

                         优化设计“精密生产”

    随着矿井服务年限的延长,煤炭资源储量减少,采掘衔接紧张,地质条件复杂等一系列问题逐步显现,王庄煤矿领导班子积极筹谋,突出科技创新优势,优化矿井生产系统及采掘工作面源头设计,合理规划采掘衔接,实现生产精益化管理。

    今年以来,王庄煤矿深入实践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算账文化”,组织综采一队技术骨干,通过对标学习经纺煤矿的五采区边角工作面的优化设计,将保安煤柱与停采线之间的三角煤通过调斜回采以达到多回收煤炭资源的目的。同时,王庄煤矿在各回采工作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推行调斜回采,严格督导队组对工作面停采线附近三角煤进行最大程度回收。

    王庄煤矿针对目前掘进队伍多、头面多的难题,精心布局、科学谋划,根据各采区瓦斯、顶板以及水文地质情况,对井下所有掘进工作面进行切块管理,并对各个区块重点从水文地质、顶板管理、瓦斯管理、支护设计、采掘规划五个方面管控,保证设计科学、投入最优、产出最大,充分考虑系统、环节,依托技术创新,全力打造系统安全高效的生产体系。

                         煤质管控“精益求精”

    秉承“煤质就是生命”的理念,该矿不断强化煤质管理,坚持以产促销、以销带产、产销联动,努力克服产量下降、成本上升、环保制约等不利因素,培育产销深度协同的新优势。该矿一方面抓好原煤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针对采掘作业规程推行会审制,并实行井下综采工作面生产情况每日汇报制和监督检查机制,做到限期整改、定期复查;另一方面,抓好环节控制,加强各转载点的喷雾管理,减少水煤混入,使煤炭产品生产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真正做到煤质管理超前预测、超前预防,切实提高煤炭质量。并通过每天调取煤质管理平台信息,以及煤质管理人员对生产现场情况复核,煤质预测由原来周预测、周分析,改为每天一预测、一分析,根据预测分析的各种煤质、地质等数据,合理制定管控措施,协调产量配比,保证煤质稳定。

    除了抓好原煤质量管控和环节管控外,该矿选煤厂还通过优化清扫水管路走向,把老厂房清扫水引入主厂房集中回收,通过清扫泵转排至脱介筛稀介段,磁选机循环后,作为块煤脱泥水使用,再经过396高频筛脱水后,筛上物按混煤进行销售,筛下物可进入浮选系统进行分选,既可提高回收率,又可提高煤泥灰分。优化改造后,每天可增加喷吹煤产量100公斤左右。

                          节支降耗“精打细算”

    王庄煤矿建立了废旧材料回收率、复用率管理制度,从生产全过程节支降耗上,各专业科室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本专业废旧材料回收率和复用率的标准,修旧利废目标及管理办法,并具体落实执行。重点做好回采过程中废旧锚杆、钢带等材料的回收和复用。即使变形严重,无法整形复用的材料,也作为废铁进行回收。每月回收约800公斤。

    该矿还在机修厂、更新厂,设立专门厂房回收井下的废旧材料,根据井下需要,对废旧材料进行整修制作并统一标准规格,制成井下需要的成品。该矿每月修理单体柱约200根,现如今加大了修复力度,增加为250根。工字钢回收率为95%,遇特殊情况无法回收时,由生产中心技术科核定后不予回收。回收后集中安排回收上井,交矿回收队,由更新厂进行整形修复,平均每月回收复用工字钢约240米,省出了“真金白银”。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更多阅读>>
+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