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媒文摘 > 详细内容

奔赴绿色发展新未来——潞安化工集团推动节能降碳纪实

发布时间:2021-09-03     浏览:282

本报记者 郭艳霞 焦 龙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这一伟大的时代命题下,集团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抓住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窗口,调整产业布局,提升发展效能,打造技术支撑,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碳,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绿建未来”,2021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的两大主题正在潞安变成生动的现实。

                    优化结构,做好能效大文章

    锚定转型新赛道,聚焦“三化一型”,布局“一核两翼”,集团通过产业体系、发展定位、未来愿景等一系列战略问题的解答,构建起推动绿色转型,持续做强、做优、做大的产业发展格局。

    集团坚持高科技支持、高起点开发、高标准建设,研发现代化工、精细化工等中下游高端产品,使产业链上下游紧密衔接、关联耦合,循环利用、综合联动,推动产业走向高端、产品趋向终端。同时,依托煤化工优势,进一步丰富完善高熔点费托蜡、无芳环保溶剂油、润滑油基础油、茂金属PAO、高密燃料等环保产品,推动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在市场化上发力,集团找准市场定位,打造细分领域“头部企业”,推动产业整合、产能集聚,推进硝基化工、焦化产业提质升级,持续提高化工产业竞争力。在此基础上,突出数智绿色转型,对表“碳达峰、碳中和”和“限塑令”要求,加快发展绿色化工技术,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提高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180项目储配煤中心建成投运;20万吨/年单烷烃分离项目和20万吨/年高密度燃料项目具备投运条件;140焦化项目2#焦炉顺利点火烘炉;天脊创下我国硝酸铵出口第一大单;碳一、太行润滑油取得NSF、API国际标准认证;与浙江恒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中化先正达签订了化肥营销合作一体化协议。”随着一系列重点工程的稳步推进,与更多一流企业的携手合作,化工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的“潞安思路”落地生根,绿色转型的大文章也正浓墨重彩地书写。

    无论是立足当下、着眼长远的顶层设计和未来规划,还是蹄疾步稳推进每个项目,踏实走好脚下的路,集团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打破“煤炭情结”,勇蹚“化工新路”,推动煤炭由燃料向原料和材料转变,由高碳能源向低碳利用转变,进行着一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动能转换、推动结构节能、实现节能降碳的深度实践。

                      管理赋能 “六抓”破题开新局

    “我们开展了各单位长明灯、常开机专项检查,对各种电能浪费现象进行排查、考核,并把例行检查与宣传引导结合起来,让大家养成节约用电意识。”常村煤矿节能环保部琚晓峰介绍。作为用能单位,该矿常态化开展节能检查工作,是集团构建自上而下、权责明晰的节能管理体系,系统化、全方位开展节能环保工作的一个缩影。

    集团按照“六抓”管理思路,贯彻落实节能环保工作新要求。抓工作主线,对标我国、我省节能环保的各项任务指标及重点工作要求,以《2021年节能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方案》为主线,定目标、明职责、理程序、抓重点、强管理、严考核,构建起以集团总部总牵头、两个事业部分工负责、各基层单位为实施主体的节能环保工作目标责任体系。

    抓责任落实,从集团、事业部到各基层单位,理顺职级关系,层层压实责任,并将目标任务逐级落实到事业部、子(分)公司、控股公司、整合矿井,全面分解到科队、车间、班组、岗位,形成“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全员、全过程、全要素”抓节能环保的工作局面。

    抓风险管控,建立环境安全否决机制,环境安全调度管理机制,环境风险管控动态排查、评估与整改机制,节能环保工作督查督办机制、强化“线块”工作常态化运行机制,全面推行环保设施 “十化”管理、重点污染源“三定五全”监管,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和环境风险管理责任,夯实节能环保管理工作根基。 

    抓项目管理,推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抓紧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办理和环保、水保竣工验收手续办理,持续攻坚废水、废气、固废及危废治理,完善在线监测系统,确保节能环保治理和污染防治水平再上新台阶。

    抓效益提升,以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算帐文化”为引领,深化节能环保精益化、标准化管理。充分研究、合理利用节能环保税收优惠、补贴、补助等政策,开拓利润空间。强化设备效能管控,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创新资源综合利用等模式,实现节能环保、生产、效益的最优平衡。

    抓超前管理,树立大环保理念,注重碳排放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促进碳排放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开展行业能效水平对标达标,实施推进集团用能权管理,提升节能环保综合管理水平,蹚出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

技术支撑,提高资源利用率

    “我们完成了净化二氧化碳压缩机流道、转子改造,提高了二氧化碳打气量,通过增加后备系统联锁等系列措施停运开工氮压机,降低了耗电指标。”生产技术部、调度室副主任杨龙说起公司节能降耗措施思路清晰,头头是道。该公司坚持绿色发展思路,严格单耗指标管控,推进降本增效措施,并通过一系列技术改造项目,不断挤压着“成本海绵”,效益“水分”源源不断地涌出。

    近年来,集团持续加大对节能技术研发、节能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通过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和综合利用等方法,淘汰低效率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在煤矿生产抽排的低浓度瓦斯若直接排空,既浪费洁净能源,又污染环境。常村煤矿王村风井瓦斯发电项目利用泵站抽排低浓度瓦斯,并将其转化为清洁电能。该项目建成投产后,不仅解决了6kv变电站自用电问题,还降低了瓦斯、二氧化碳排放量。机组发电产生的余热,还可供煤矿职工洗澡和生活供暖。低浓度瓦斯发电项目在五阳煤矿、高河能源、余吾煤业等矿井“遍地开花”,成为煤矿企业因地制宜推动节能减排的生动案例。

    借助于科技的支撑力,集团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等新型投融资模式,创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组织实施节能技术研发、节能改造,深挖节能潜力,在推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的路子上走得更稳、更实。

全员行动,营造低碳新风尚

    近年来,集团加大宣传力度,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新风尚,掀起全员行动、节能降碳热潮。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集团开展了一系列“线上+线下”宣传活动,通过展板、宣传片、电子宣传资料等形式,引导职工增强节能意识、扛起生态环境责任,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高河能源组织党员、道德文明传播志愿者,走进科室、队组、餐厅,开展宣讲活动,向职工普及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和节能环保知识。五阳煤矿利用电子显示屏和通勤车车载视频,滚动播放环保节能知识,倡导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生活理念。古城煤矿组织各单位利用岗前仪式,学习环保法律法规及垃圾分类等知识,并设置宣传牌板,设立咨询台,引导职工从点滴着手、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新元公司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处置,在职工宿舍区分片设立标准的垃圾分类筒,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垃圾处置量。

    集团上下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使节能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上升为职工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做实精益管理、引深“算账文化”的背景下,一个个节支降耗的金点子和降本增效的新创意,推动各单位的节能环保呈现崭新面貌。

    余吾煤业拿出专项资金,修建完成雨水收集池工程,将雨水收集后排至矿井水处理系统,确保矿区雨水规范排放;对中央区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提标改造,大部分用于地面降尘、洗煤厂生产、冲厕等,把污水、废水变成了“中水”,把废水“变”活,污水“变”清。常村煤矿开展节能设备改造,规范外转用电管理,实行错峰排水、副井双罐错峰运料,优化开机时间,降低运行成本,千方百计减少能源消耗,实现降本增效,助力高质量发展。

    推进节能降碳,共建绿色家园。集团感知时代律动,把握减碳大势,培育新动能,发展新能源,以舍我其谁之姿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推动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基础上的全面转型,引领化工转型发展蹚新路的旗舰劲旅行稳致远。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更多阅读>>
+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