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8-27 浏览:201
本报讯(记者 何宏芳 通讯员 刘文勇 薛钊)今年,油田公司针对老油田整体进入“双高”开发阶段的现实,以问题为导向,依托公司成立的SEC增储、精细注水、长停井治理、三次采油等4个项目部,主动转变老油藏治理理念、策略和方式,强力推进精细注水、千口长停井治理等重点工作,较好地完成阶段原油生产任务。至7月底,老井产量较去年同期增加3.8万吨,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续航鼓劲。 理念转变,精调细注,夯实稳产基础。公司通过精准分析州16、大王庄等重点油藏注采关系及无效水循环情况,注水井采取“多向、细分、适压、有效注水”措施,采油井采取“堵高、疏低、有效提液”措施。至7月底,老油藏阶段自然递减同比减缓1.8个百分点,减少无效注水38.7万立方米,降低无效产液19.1万吨。 策略转变,精准挖潜,提高开发效益。公司将油田综合治理与SEC储量、资产、成本统筹考虑,实现“开发油藏向经营油藏”转变。其中,优选16个资产净值高(资产占比达到40%)、开发矛盾突出、剩余潜力大的“双高”“双低”油藏,重构层系井网,改善开发效果,前7个月完成措施234井次,两个递减分别减缓。低效区块治理创新引入外部单位,开展风险承包合作,在二连地区5个断块先行先试,目前吉32断块初见成效,注蒸汽恢复3口井,阶段增油185吨,实现效益开发。 方式转变,科学调整,提高采收率。针对开发后期中高渗砂岩、潜山及稠油油藏调整难度大等问题,公司由“零敲碎打”向整体、规模和连续注入转变,不断发展完善不同类型油藏提高采收率先进适宜技术。在做优深部调驱上,突出油藏整体深部调驱,持续优化体系配方,强化过程管理,实施调驱井组74个,阶段增油近3万吨。在推广氮气重力驱上,按照“一山一策、一井一法”原则,优化注气方式、焖井时间等参数,实施井组增油效果明显。在加强技术储备上,在巴19断块实施非均相驱,探索多轮次凝胶调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优选7个井组整体实施,实现增油。同时,积极推进蒙古林砾岩油藏火驱先导试验,为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技术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