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7-23 浏览:270
本报评论员
2021年,管道局站在了新的历史交汇点上,发展目标调整,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十四五”规划扬帆启航,企业驶入高质量发展新航道。新征程伴随着新挑战,全球政治经济深刻变化,油气行业深度调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自身短板亟待补足。目标与挑战并存,任务艰巨。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经历了千难万险,最终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奇迹的创造不靠天、不靠地,靠的是千千万万革命前辈在血雨腥风中前赴后继、以身许国锻造的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正是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管道人无惧困难与挑战,毅然铿锵,奋勇前行。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同德一心,无往不胜。在新的起点应对新的挑战,管道局广大党员、干部从党史中汲取精神养料和道德力量,学史崇德,积蓄直面挑战、攻坚克难、奋发有为的精神力量。
学史崇德,就是要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造福人民的公德、严于律己的品德。
一要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每个管道人都是国家建设大军中的一员,忠于管道事业、立志做强企业就是管道局党员、干部对党最大的忠诚。党的历史上,为投身国家建设“虽九死而不悔”的事迹风发泉涌,为今天的我们树立了榜样。
“一五”时期,东南沿海重要铁路干线鹰厦铁路开工,参建人员觉得自己力量不够,就带上家人一起干,以“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豪情,实现铁路提前一年建成通车。我国第一台拖拉机的制造过程中,没有住房,工人就“天当被、地当床”;没有钢铁,工人就用废铜烂铁淬练成钢,他们高唱“挥铁锤,热汗流,我为祖国造铁牛”,终于造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东方红”拖拉机。“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的困难;这矛盾那矛盾,国家建设等油用,是最大的矛盾”,大庆石油会战中涌现出的“铁人”王进喜和“铁人精神”,已同那句“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一起,化作一个时代的精神印迹。祖国建设的先行者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心怀对党、对国家的忠诚,虽万难而无不克。
二要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国企领导是执政骨干,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同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是党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更是国企领导治企施政的行为准则。
何为站稳人民立场?党史这一生动的教科书已给出答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有权不擅权,得知儿子借干部子女身份“看白戏”,勒令其补票;女儿中学毕业,他退回了别人送到家中的招工表,却让女儿去食品厂酱菜组做临时工。原福建省东山县县委书记谷文昌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苦战十几载治服风沙、发展生产,被百姓称为“谷满仓”。他去世后,当地留下清明祭祀“先祭谷公,后祭祖宗”的佳话。共和国开国大将黄克诚权重不谋私,情为民所系,他给子女立下不准动用公家的汽车、不准找工作人员帮自己办事的规矩。自己住着漏雨的房屋却不肯搬迁,心里想的是把钱留给生活不如他的群众们。他们作为党的领导干部,用实际行动告诫我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人民立场,党心中有人民,人民必然热爱党。
三要崇尚严于律己的品德。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共产党人身处社会大潮当中,物质利益的诱惑、公权与私利的矛盾、各种思潮的冲击,亦是对党员能否保持红色底色的大考。1942年“精兵简政”,张思德由班长降为普通战士,可他毫无怨言,工作一如既往。因救战友不幸牺牲后,毛泽东作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称赞他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张富清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战功赫赫,建国后,他却尘封功绩,隐姓埋名,甘愿为贫困山区奉献余生。原云南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之后,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22年,并将价值3亿元的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国家,自己却甘守清贫,一生没有一件好衣服、一双好鞋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三位党员慎微慎独,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思想纯粹、信仰坚定,塑造了共产党员的精神丰碑。
回望百年历史,细思我们所处的时代与任务,深切感受到,作为百年党史的续写者,我们这一代,在中国共产党红色的精神谱系中,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坐标点上,如何作答时代考题,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必须做出正确回答的问题。身负“八三”精神的宝贵财富,传承共产党人的红色品格,新征程上,管道人继往开来,必会写下新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