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5-14 浏览:222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从“一群普通员工组成的团队,能研究出什么高科技东西”到“这个团队为什么总能研究出大家最需要的产品”?管道三公司第一分公司在“五小”创新活动中精心耕耘、凝聚智慧,通过小革新、小创造的整合之力,收获了大效益,一举催开了降本增效“长效花”。
健全机制,激活“一池水”
机制建设是推进“五小”创新活动的重要手段。要确保活动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
一直以来,三公司第一分公司坚持“不要口号要措施,不要运动要行动”的方针,以开发人力资源为着力点,把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作为深化创新创效活动的基础工作来抓。近两年,分公司致力建立健全“五小”创新活动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形成主管部门、机组联合互动的工作格局,确保创新项目到人、责任到人、利益到人。分公司以重点工程项目为抓手,建立了一个以项目制定、申报、评审、实施及成果转化等为主要内容的项目管理机制。强化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优化项目的选题立项,规范立项的申报程序,落实项目的组织实施。
分公司主动为一线员工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引导员工从“小”做起,立足本职岗位做贡献,把降本增效与在员工中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五小”技术创新活动紧密结合,广泛动员员工参与。一方面,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效活动的氛围,通过“五小”成果展示,增强青工的创新意识,激发青工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及时总结和推广活动中的先进做法和经验,深入挖掘和宣传活动中涌现的典型事迹,引导广大员工立足岗位、锐意创新。同时,分公司把“五小”活动成果与年底评先、职称评聘推荐挂钩,激发了一线员工参与热情。
不谋而合,创新“齐发力”
“创新在我看来是一个享受的过程,看到想法一点一滴地实现,很满足,这是一个实现自我的过程。”在刚刚结束的公司“五小”成果汇报会上,分公司“发明大王”王占军所在团队多项革新成果获奖,其中自动焊变壁口的车削改革项目获一等奖。王占军也实现了从一名普通操作员工到知识型、技能型员工的飞跃。
“五小”活动的典型特点就是易操作、投资少、见效快,同时又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工作中的一个创新思路,能给公司创造出大的收益。
由于技术过硬、工作踏实,王占军得到了同事们的支持,这才有了践行自己创新想法的诸多机会。王占军团队之所以能创造出这么多的“五小”成果,是因为他们把创新根植在生产一线,创新目标明确为攻克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一些“疑难杂症”。另一方面,分公司高度重视和支持,把推进“五小”活动定位成共同的目标和任务,齐抓共管,使得广大一线员工的思路不断开阔,能力素养不断提升。
多点开花,结出“五小”果
“五小”活动从点到面蓬勃开展,越来越多的一线员工在这个大舞台上施展才能,提升素质,建功立业,呈现出“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喜人局面。
自动焊变壁口的车削改革项目、PTW56坡口机导屑槽、自动焊坡口机自动除锈器、PTW56内焊机冬季施工防冻措施、PTW56坡口机车削对角缝的解决方法、PTW56内焊机焊枪防飞溅垫等“五小”成果在工程中成功应用,对于提高工程质量、生产效率、优化工艺和降低成本都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2020年,分公司共开展“五小”创新项目13项,经过公司团委组织专家组评审,有7项成果获奖,3项成果作为优秀成果向管道局团委申报,两项成果向郑州市总工会申报更高级别的成果评选。今年,分公司还计划成立技能专家创新工作室,对自动焊相关的成果、项目等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和展示。目前,专家工作室已进入最后装修阶段,在完成布展后,6月底将具备全部软硬件条件,正式投入使用。
节约就是提高,创新就是效益。目前,这种降本增效理念已深入每一名员工心中,第一分公司全体员工参与降本增效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各项目部将持续强管理、降成本、增效益,用降本增效催开“长效花”。
图为“五小”成果在现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