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营管理 > 详细内容

冬奥盛会见证首钢蝶变

发布时间:2022-04-15     浏览:170

——首钢紧抓冬奥机遇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综述(二)



百年工业遗存闪耀着首钢人的智慧与汗水,光彩夺目、熠熠生辉,城市更新的奇迹,正由首钢人不断创造。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城市更新服务合作伙伴签约仪式上,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称赞首钢工业园区蔚为壮观,令人十分欣喜。他说,过去,首钢曾以它的钢铁产品助力这座城市的成长;如今,首钢工业园区的复兴会进一步推动北京的发展。这充分说明了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可以成为社会和城市转型的催化剂。这里已经称得上是遗产和场馆可持续性的一个优秀范例。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认为,首钢改造的历程可以证明奥运会如何助力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国际奥委会官网曾撰文指出,北京冬奥会留下的最伟大遗产之一,便是带动首钢工业园区域的复兴。

未来新首钢将被打造成“一轴两带五区”,即西长安街绿轴;永定河生态带,后工业景观休闲带;冬奥广场区,国际交流展示区,科技创新区,综合服务配套区和战略留白区。首钢原有的钢铁基因,将迎来脱胎换骨的彻底新生。


从茧到蝶,践行新理念,夯实高质量发展之基


3月19日上午,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到新首钢地区调查研究。他强调,新首钢因夏奥而生、因冬奥而兴,百年首钢抓住了奥运机遇实现华丽转身,新时代又赋予其新的使命。新首钢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处处洋溢着生机、自信和激情。要谋划好后冬奥文章,组织实施以新首钢为核心的京西行动计划,加速凤凰涅槃,打造面向未来、面向年轻人、面向国际化的活力空间和发展热土,成为“一起向未来”的城市复兴新地标,在新时代首都发展中展现新形象、新作为。

——破茧成蝶,从“厂区”“园区”到“社区”“街区”

如果说从厂到城,让园区逐步成为跨界融合的都市型产业社区,赋予了园区以城市的形和貌,那么从茧到蝶,则是赋予了园区城市的内核,在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功能定位等方面都与城市互联互通,充满了城市的生机与活力。

2022年3月19日,园区重新开放的第一个周末。进园的游客从园区南门、小西门畅通无阻地直接进入,按照路牌指示,到群明湖大街、五一剧场南路、秀池西街……各个街区随走随逛,就如同平时到西单、王府井、前门大街逛一逛,到家门口的街心公园坐一坐。游客有的乘坐M11地铁冬奥支线新首钢站下车,直达首钢滑雪大跳台,有的乘坐108路公交车进入园区沿路欣赏独特风景,有的自驾车前往,只是路边随意停车要被“贴条”了,园区已为大家准备了充足的停车位。游客还可以在园区预约百度无人车,体验自动驾驶的乐趣。走累了到星巴克、香啤坊、茶钢儿喝杯饮品,歇歇脚、聊聊人生,或者通过美团点个外卖,感受无人售卖机送餐的便捷,也可以到全民畅读书店、冬奥特许商店、瞭仓、睿馆体验精神大餐,亦或者就坐在九龙吐水旁的长椅上感受工业遗存的独特魅力。“厂区”“园区”与“社区”“街区”你在我中、我在你中,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2021年10月26日,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来临之际,北京冬奥会遗产项目——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正式揭牌,涵盖了首钢园区内的冬奥广场和工业遗址公园两个片区,紧挨着永定河,在建设过程中,园区北区西侧的围墙被拆除,在与之相邻的永定河左岸新增了出入口。不仅如此,利用首钢园内冷却工业循环水晾水池打造的群明湖和秀池,未来也将逐步与永定河水系互联互通,依傍石景山营造山水辉映的休闲景观带,为首钢园三高炉、香格里拉酒店、滑雪大跳台等湖边特色载体营造温度与活力交织的公共空间……

长时间以来相对独立发展的首钢园区打开了封闭的厂区围墙,融入了京西地区乃至北京市更宏大的发展格局,真正从“厂区”“园区”向“社区”“街区”快速转变。

如今的首钢园早已脱下钢铁巨人生产时那厚厚的“外衣”,华丽转身后的新首钢已经成为老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样本和范例,更在方方面面影响着区域布局。首钢北区五大片区中,石景山文化景观区、冬奥广场区、工业遗址公园区已基本建成,区域承载力稳步提升,区域“五横五纵”主干网布局初步形成。首钢园已全部纳入市政供水、供电范围,协调首钢东南区、北区项目接入城市热网,水电气热配套设施更加完善。

与此同时,服贸会区域新增9.4万平方米展馆建设,西十冬奥办公区、冬训中心及配套、3号高炉改造等已建成投用空间25.1万平方米;冬奥广场、金安桥一体化、制氧厂南北区等一批工业遗存改造项目完工,实现新增产业空间51.4万平方米;铁狮门、香格里拉等知名品牌深度参与首钢北区产业转型……北区新建成空间载体69万平方米,整体建成空间达到了94万平方米。

在此之上,园区积极拓展招商渠道,紧抓服贸会、科幻大会等重要活动契机,持续对接符合园区产业定位的意向企业,储备多家意向客户,总蓄客面积达到2.4万平方米,成功引入中国联通、云转播、萝卜运力等22家产业和商业客户,新增签约面积2.94万平方米,园区累计入驻企业116家,整体出租率75.70%,协助32家企业在园区工商注册,总注册数量达到70家。

“谷爱凌的大跳台比赛就在首钢园里比,就在我们(节目录制)的这块地,很容易产生金牌!”2022年1月,在腾讯视频和极光TV独播平台播出的综艺节目《大伙之家》中,“濛主”王濛在首钢园制氧创新中心的3350演播厅成功预言了谷爱凌的夺冠。


首钢滑雪大跳台所在的制氧创新中心区域,也是科技与文化传媒产业加速区,目前已经入驻的有为腾讯提供节目制作、排练、直/转播等综合服务配套的i腾讯科技公司平台与内容事业集群;有为冬奥会、冬残奥会提供基于5G、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超高清视频转播服务的北京国际云转播科技有限公司,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结束后,也将为广播电视台、报业、教育、体育、文旅等需要转播/直播的行业客户提供云转播平台和咨询服务;还有承担了百度自动驾驶项目对外合作及经营等业务的萝卜运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在首钢园区内设立研发及体验中心,进一步开展自动驾驶车辆研发、运营及用户线下体验等业务,也为园区提供了无人驾驶车辆摆渡服务。

在老氧气厂区域,曾经保留的3350、6500、空分塔、液氮罐、氧气管、制氧主厂房等工业遗存都被改造再利用,建成办公、演播厅、展厅等多种功能的空间,地上总建筑规模7.6万平方米。这里有5万平方米灵动办公空间,1.9万平方米办公商业配套,0.7超低容积率和4—6米层高的氧气厂生态独栋办公新特区,未来这里将吸引一大批文化传媒与科技+的优质企业。

首钢乘着“奥运”的东风,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的目标定位,落实三年行动计划,统筹推进文化复兴、生态复兴、产业复兴、活力复兴,园区已成为北京城市深度转型的重要标志。

——园区风貌焕然一新。坚持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优先,建成石景山文化景观区、冬奥广场、工业遗址公园三个片区,形成54万平方米空间载体。长安街西延、丰沙线入地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完工,厂东门开放、新首钢大桥通车,园区以开放的姿态融入首都城市发展。制氧厂、六工汇、金安桥整体完工。完成石景山、群明湖改造提升,建成高线步道、极限公园,以三高炉秀池区域为代表的山—水—工业遗存特色景观初步形成。M11号线西段(冬奥支线)、北辛安路南延、锅炉厂南路西延陆续开通。高炉等工业构筑物参照企业承诺制启动改造,为推动城市更新积累经验。

——高精尖特产业生态聚集。科幻产业集聚区揭牌,北京电竞产业品牌中心等落户。与40余家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共同组建全国首个“科幻产业联合体”,联合设立“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圆满承办中国科幻大会,与石景山区共同出资设立国内首支科幻基金,发布科幻大奖,引入北京科幻嘉年华、北京科技周科幻分会场、科幻电影周等特色活动。与中关村共建人工智能应用产业园,与美国旧改基金铁狮门合作开发冬奥广场,由香格里拉运营管理的电厂酒店签约成为冬奥合作酒店,腾讯内容事业群、冬奥云转播等一批优质产业项目落地,成功引入中国联通等优质客户。以科技冬奥为牵引,与北汽、百度等11家企业合作,开展7类23项智慧园区示范应用;9种无人车入园测试运行,累计测试里程达15万公里;推动无人驾驶出租车在园区实现全国首次开放运营。中国科幻大会、奥林匹克博览会、北京科技周科幻分会场、人工智能开发者大会等重大活动在园区举办,园区正逐步成为跨界融合的都市型产业社区。

——重大活动落地点燃园区热度活力。充分发挥场馆优势,承办大型赛事及重大活动。中芬冬季运动年开幕式、冬奥组委吉祥物发布、冬奥组委志愿者全球招募启动仪式等重大活动,以及2019年国际雪联越野滑雪积分大奖赛、2019年国际冰联女子冰球世界锦标赛(甲级B组)、2018—2019世界壶联冰壶世界杯总决赛、2019“沸雪”北京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等国际A类赛事先后在首钢园区举办。截止到2021年11月,共承接40项、142场(次)赛事活动,参与活动累计6万余人。积极挖掘极限公园场地价值,稳步拓展市场开发业务,成功举办2021中国滑板精英赛揭幕战、首届中国数字冰雪运动会总决赛、全国青少年全国轮滑巡回赛、第二届石景山区滑板挑战赛世界自由式轮滑协会WEO轮滑等级考核—北京站、阿迪北京站接力赛等赛事;圆满承办BTV跨年晚会、2021奥林匹克博览会、北京消费季启动仪式、北京科技周科幻分会场、萨马兰奇冰雪时间·三星冰雪教室“星花绽放”启动仪式、逐梦2022企业家徒步大会、石景山区“携手聚冰雪,联盟助冬奥”活动启动仪式等60多场重要活动。

——积极探索由建设转型运营的商业模式。聚焦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推动重大项目合作取得积极成效,进一步夯实园区高质量转型发展基础。首钢园区积极探索自持物业与配套增值服务、股权合作、资产证券化等相结合的商业模式,用好经济贡献共享支持政策,促进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推动园区可持续发展。优先按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建设,做到成熟一项开发一项。优化设计和融资方案,加强全产业链成本管控,争取多渠道资金支持,切实降低开发成本,提升项目品质。为当红齐天定制建设一高炉超体空间项目;与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科幻产业集聚区及元宇宙创新中心;围绕国际人才社区,积极推进重大项目落地;“首钢绿能”作为国家首批9只公募REITs之一成功上市,为未来园区类资产经营管理和可持续性开发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广阔前景;积极挖掘自有品牌影响力,极限公园获时尚潮流品牌kappa冠名赞助,成为集团内第一个发挥无形资产价值,达成商业合作的项目;积极招商引资,不断扩大签约面积,园区整体出租率不断提高。后冬奥时代,首钢园区还将进一步深入思考协调、健康、可持续的园区发展模式,兼顾短期现金流平衡与长期资产增值,从长周期闭环考虑投融管退,精准匹配融资需求,降低融资成本。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实现定制建设销售,形成自持物业、直接销售、股权合作、资产证券化等相结合的商业模式。

从茧到蝶,此时的首钢园已不仅仅具有了城市功能,一座科技之城、智慧之城、产业之城已初见雏形,首钢园正进一步探索老工业区更新的“首钢模式”,用一个个转型提升、提质增效的积极探索,书写出一部精彩纷呈的高质量转型记。

云翻涌成夏,风吹雪成花。从夏奥到冬奥,与奥运有着不解之缘的首钢从2008年到2022年两次与奥运会结缘中,紧紧抓住发展机遇,践行新发展理念,不仅使加快转型发展的首钢老厂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也持续推动百年首钢坚持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沿着“通过打造全新的资本运营平台,实现钢铁和城市综合服务商两大主导产业并重和协同发展”的“一根扁担挑两头”战略定位,开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的新篇章。

从2008到2022,变化的是时光,更是首钢抓住奥运机遇加快转型发展,持续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质,独具“首钢特色”的转型之路令世界瞩目,企业面貌深刻变化,向走实高质量发展之路迈进。2021年集团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创历史最好水平,第十次跻身世界500强,再获竞争力A+极强评级,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破茧成蝶,“一根扁担挑两头”更协同更高效

首钢滑雪大跳台总设计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利在回答“为什么一定要建成永久设施?”时介绍,“首先,我们想使用钢结构进行建设,体现首钢的钢材生产、加工及建造能力。其次,首钢园区实现全面复兴,要充分借助冬奥这一重大机遇。”

建设“雪飞天”所用的4100吨钢铁,全部来自首钢自产钢材,其中裁判塔结构上首次应用了首钢自主研发的耐火耐候钢及成套技术,57000多米焊缝,每条都要经过3次严苛检验。这正是对工业遗存的一种回应与包容,实现了对首钢工业记忆的延续和对北京城市西部独特城市风貌的保护。首钢园的钢铁工业虽然搬迁到了300公里外的曹妃甸,但是百年首钢的钢铁工业之魂,却在有着特殊意义的“雪飞天”中流淌与新生。

除了首钢滑雪大跳台,新首钢大桥、服贸会场馆等园区大部分建筑都用上了首钢制造的精品钢材,不仅是让工业记忆在园区得以延续,更是因为“诚信为首,精品为钢”的“首钢制造”实力所在。首钢钢铁业在加快转型发展中持续打造“五大优势”,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

——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实现向中高端突破,高端领先产品产量实现翻番,三大战略产品市场占有率保持国内前三。汽车板以外板、日系和合资品牌为突破口,成为宝马国内最大供应商和一汽、长城等车企的主要供应商,成功进入丰田供应体系。取向和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产品比例稳步提高,跻身变压器材料供应商世界第一梯队,产品应用于白鹤滩、乌东德水电站等国家重点工程。镀锡板实现高端客户全覆盖,成功迈入国内镀锡板生产企业第一方阵。

——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持续打造技术领先优势,推动质量提升、产品升级、成本降低、服务优化,推动实现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深化联合研发平台合作,成功研发极低温用高锰钢,“超大型水电站用金属结构关键材料成套技术开发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京唐低碳清洁高效炼铁工艺和技术集成”获冶金行业一等奖,“新能源汽车用高性能电工钢开发及产业化”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功试制极薄规格“蝉翼钢”,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条复合卷撕分抛光线在京唐投产。北冶成功研制10余项应用于航空航天、集成电路等领域的“卡脖子”关键材料,为国之重器贡献首钢力量。

——环保水平行业领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滚动实施绿色行动计划。“十三五”期间持续进行全流程、全工序环保改造提升,完成治理项目300余项,吨钢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股份成为国内首家实现全流程超低排放的钢铁企业,京唐、京唐焦化通过河北省超低排放评估验收并成为环保绩效A级企业。建成世界首例“燃—热—电—水—盐”五效一体高效循环利用系统,年节约16.4万吨标准煤。建成全球首个全流程工业尾气制燃料乙醇项目,实现了对钢铁工业尾气的高效清洁利用,为绿色低碳发展积累了经验。

在集团“一根扁担挑两头”的战略指引下,首钢一直在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发展的方向和路径,紧紧围绕城市发展、政府所急、百姓所需、生态环境等方面寻找机遇,从建设城市转向服务城市,抓住提升城市品质的新机遇。

——打造全新的资本运营平台,产融结合取得重要进展。在产融结合这条道路上,早在1992年首钢就全资兴办了华夏银行,成为中国第一家工业企业开办的商业银行。在全面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首钢人继续拿起产融结合这个接力棒,传承着首钢文化,进一步发扬首钢精神,提高资本运作能力,助力企业转型发展。基金公司打造“融资—投资—运营”一体化模式,出资及撬动外部资本助力园区开发的同时,按照集团党委“没有首钢的产业就没有首钢的金融,金融一定要助推产业发展”的要求,积极助力新产业培育和重资产证券化,“首钢绿能”成功上市,成为全国首批基础设施公募REITs;设立Pre-REITs绿色环保基金,撬动外部资本;通钢债转股司法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实现资产夯实、业务整合、债务优化;推动香港首控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融资功能逐步恢复,2019年以来,香港五家上市公司持续盈利,首程控股、首钢资源市值双破百亿。财务公司积极搭建资金归集平台和票据池,有力支持了京唐二期一步等重点项目建设,2020年集团外部融资和有息负债实现自搬迁调整以来的首次下降。基金公司投资运营能力、财务公司金融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成为集团新的利润增长点。

——新产业培育扎实推进,经营质量稳步提高,市场拓展取得成效。环境产业在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收运处、建筑垃圾处理方面取得新进展,环境公司鲁家山项目全年处置生活垃圾110万吨、发电量4.3亿度。朗泽在全球首次实现一氧化碳生物合成蛋白质规模化生产,获农业农村部首张饲料原料新产品证书。首程控股新签车位3.5万个、累计达18万个。北冶多型号特种带材助力“长征五号”成功发射。吉泰安自主研发的铁铬铝合金电热丝成功应用于冬奥清洁供热设施。房地产北京、成都等项目实现签约,开发周期进一步缩短。曹建投完成蓝海嘉苑房产清盘和商业综合体项目股权引入。首秦卡丁世界室内赛道和商贸综合体试营业。体育公司体育大厦出租率达到85%。首建的海外工程、首自信的智能服务、国际工程的技术服务、矿投的投资经营、首控的有退有进、实业的物业、体育的品牌等各具特色。

冬奥赋能新发展,续航百年新里程。在“十四五”战略规划的引领下,在形势风云变幻和市场跌宕起伏中,集团迈出了打牢高质量发展基础的关键一步,首钢从来没有向现在这样处处洋溢着生机、自信和激情。全体首钢人必将传承和发扬首钢精神,打牢高质量发展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再度书写百年传奇,生动诠释“百年奋进的英雄主义”。

——破茧成蝶,我与首钢转型共成长

蜕变在特定的时空下展现出生命赓续的力量,从2008年到2022年两次与奥运的结缘中,首钢人奉献奥运、兑现承诺,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在这次大变革中经历了人生命运的一次转折,经历了从“茧”到“蝶”的艰难蜕变,历史永远铭记首钢人的牺牲与奉献。

自2004年以来,首钢北京地区涉及需分流安置的富余人员高达6.47万名,占首钢北京地区在册职工(8.3万人)的78%。职工数量之庞大,岗位工种之多样,个体情况之复杂,在世界工业发展史上也是前所未有。而在首钢搬迁调整分流安置的6万多人中,没有发生一起上访等群体性事件,首钢职工用自己的行动和成效诠释着首钢人的责任与担当、牺牲与奉献。这种大局意识、奉献精神始终流淌在首钢人的血液里,或许从他们身上更能探寻出首钢之变的密码。

“这里是曾经存放炼铁原料的西十筒仓,现如今成为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首钢园服公司冬奥物业事业部冬奥组委金牌讲解员姜金玉正在为来宾讲解首钢与冬奥的故事。她曾经是一名桥式起重机操作员,工作地点在20米左右的高空,一天也说不上几句话。而当讲解员却得随时和观众交流,开始她很不适应。姜金玉从零开始,只要有关冶金、奥运、英语、礼仪等一切相关知识,她都不厌其烦地向专业人士请教,做到理解熟记,融会贯通,并声情并茂地讲解出来,被北京冬奥组委称赞为“问不倒的讲解员”。姜金玉说,她还要继续学好英语,“把奥运精神和冰雪文化讲给更多人听,讲给世界听”。

同在首钢园服冬奥物业事业部的李刚是这支队伍的党支部书记,也是名副其实的“钢二代”,刚入厂时,负责设备采购和工程管理。即便身为管理者,转型之初,他也和所有首钢转型职工一样经历了心态和意识的转变。“以前没干过‘伺候人’的活儿,有点放不下架子,拉不下身段。”在随后的五年多时间里,他带领团队近200人,高规格、高水平服务了像中芬冬季运动年、“沸雪”世界杯、国际奥委会平昌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会、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一个又一个重要赛事或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练就了一流的服务水平。总结出了“5341”快速服务机制:“5”是接到客户电话后5分钟反应到位,“3”是一般问题30分钟内解决,“4”是30分钟无法解决的,须向客户口头解释,并在4小时内最终解决,“1”是需协调外部单位解决的,应于1日内向客户做出书面答复。在完成自身岗位转型的同时,积极培养转型职工骨干、组建高端服务团队、探索专业高效的管理机制,努力将首钢园服冬奥物业事业部打造成为首钢职工转型的前线“孵化器”。“首钢转型职工也有能力做好高规格、高水平的冬奥服务工作。”李刚有了满满的自豪感。

还有从前的炼铁工人李红继转型成为冬奥组委安保员,将7000把钥匙分类排序,对办公区的每个角落、每条线路都了如指掌,每天带着团队认真排查巡视,确保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安全稳定……

距离北京冬奥组委不远的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承担着保障国家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冰球队日常训练的艰巨任务。在这里服务的有20多名首钢转型职工,总协调人郭晓民至今对当初的制冰经历还记忆犹新,“当时为了制冰想了各种方法,为了保持干燥甚至用风机去吹。”跟着外国专家学习时,大家像小学生一样把每个制冰细节都记录下来,再反复钻研反复琢磨,最后在没有外国专家在的时候,用首钢人特有的工匠精神,也都自己想出了办法,达到了国家队的要求。制冰师刘博强从前干过轧钢工、维检工和焊工,转岗后为了能早日学会制冰过程中关键且技术难度很高的“打点”环节,刘博强白天偷偷学、晚上熬夜在园区的马路上偷偷练,最终把握住了难得的辅助国外专家制冰的机会,独立完成了“打点”作业,如今他已经成为首钢制冰大工匠,光荣地成为了奥运火炬手。

同样身为制冰师的刘永亮在郭晓民眼里是“掌握制冰技术最全面的师傅”。从一名运输铁水的调车员到首园运动中心设备技术部场地主管、制冰师,刘永亮发挥了首钢人特有的钻研精神和工匠精神,从最初认为“制冰就是冻水成冰”到现在不仅掌握了一次性画线成形的技巧,也掌握了在“四块冰”里制作出最稳定冰面的技术。

除了制冰,为了确保国家队服务保障的各种需要,郭晓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他坦言:“从2018年到现在的3年半时间里,干了以前差不多10年的活”,“四块冰”成了他们的“另一个家”,他们不断追求着极致,目的就是保证国家队在比赛前就有“奥运级别”的训练环境。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官方接待饭店之一的首钢园香格里拉酒店冬奥期间承担着接待外宾的任务,电子测温、手部消杀、车位管控、冬奥宾客接驳服务……为做好冬奥会期间酒店安全防控工作,来自园区管理部安全保卫处和南区管理处的26名转岗职工全部就位,24小时负责酒店测温防控、地库车位管控、中控室监控、客户服务、维修等工作严把疫情防控每一道关口。曾是首钢园区管理部安全保卫处警卫队国旗班、冬奥班班长的宋宝元担任酒店安保部负责人,带着22名转型职工负责酒店的安保工作,全力服务冬奥、服务客人,为首钢园香格里拉酒店、秀池酒店、工舍酒店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环境。方文是他们中唯一进入闭环管理的服务人员,曾是园区管理部南区管理处厂内巡护作业区的一名看护员,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消防中控证书,并于2021年5月转型转岗到秀池酒店中控岗位。冬奥会期间,他在秀池酒店进行了长达33天的闭环管理,为服务保障北京冬奥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如果说,留在首钢园工作的转岗职工经历了从火到冰的根本性转变,那么奔赴河北曹妃甸、迁安等地的首钢人无异于也是经历了从“山”到“海”的变革,他们同样为奥运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与奉献。

从首钢石景山厂区2000立方米高炉到首钢京唐5500立方米高炉,从老厂区30吨转炉到当时国内最大的300吨转炉,从传统的钢铁工艺到我国新一代钢铁流程,产品从“面条”“裤腰带”到汽车板、电工钢、镀锡板等高端板材……首钢搬迁调整向“产品一流、管理一流、环境一流、效益一流”大步迈进,对于首钢工人来说完全是一场全新的考验。

全国百姓学习之星、首钢京唐炼钢作业部炼钢区原作业长王建斌是名副其实的“钢二代”。1986年从首钢技校炼钢专业毕业后进入首钢,成为当时首钢石景山厂区小有名气的炼钢专家,是首钢的“开炉专业户”。可初到曹妃甸时,他这个“技术大拿”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当时首钢京唐建有5座国内最大的300吨转炉,集成了“全三脱”炼钢、“干法除尘”“声纳化渣”等16项国内外先进工艺,冶炼过程全部电脑控制,操作界面全是英文,这对从技校毕业已经20多年,电脑、外语都“不太灵光”的王建斌而言显然是极大的困难。一切似乎“归零”了,但王建斌没有放弃。他把休息时间都用来学习英语和新知识,摸索新设备性能结构。正是靠着那股首钢人深入骨髓里的敢闯敢拼、敢于创新的精神,不到半年时间,他就能“一键式”炼钢了。“京唐公司5座转炉,每座转炉的第一炉钢都是我炼的!”王建斌至今对此非常自豪。

首钢劳模、首钢京唐热轧作业部部长艾矫健是看好曹妃甸发展前景,主动要求从首钢技术研究院调到首钢京唐工作的。多年来,他带领热轧部刻苦攻关,矢志钻研世界一流技术,研发出一大批薄规格集装箱用钢、高强车轮钢、高强酸洗板、热基镀锌板等高端热轧产品,其中车轮钢现在已连续八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他也成长为首钢京唐热轧方面的专家和领路人。2021年,首钢京唐热轧部突破了设计产能,首次实现热轧板产量1000万吨的目标。他带领热轧攻关团队通过持续技术攻关与程序优化,热轧精轧换辊时间最快达到9.67分钟,成功突破了轧制间隙极限,使首钢京唐成为了国内少数几个实现“精轧机两块钢同时轧制”的钢厂之一。

10多年前,伴随着首钢大搬迁,首钢钢铁工人远离熟悉的工作环境和北京的父母妻儿,在新的土地上忘我奉献、艰苦创业。每到周末,从北京石景山老厂区到首钢京唐工作的首钢职工星期五中午下班后,先去食堂吃饭,然后回宿舍换下工作服,简单收拾完就匆匆赶往位于厂区的候车大厅,乘坐下午1点半的大巴回北京,300公里的路,4个小时左右到家,星期日下午再返回曹妃甸。10多年来,4500多名首钢职工就这样如候鸟般每个月数次往返于北京的家与曹妃甸厂子之间,往返的首钢京唐大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转型,归根结底在于人的转变,百年首钢在“双奥”之中实现了从“茧”到“蝶”的蜕变,奏响了打牢高质量发展基础、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乐章。首钢人在时代的大潮中,同样用自己的无私奉献和忘我的工匠精神,谱写了一篇篇可歌可泣的“首钢故事”,实现了个人成长的破茧化蝶,与企业共同演绎了一部首钢踔厉奋发、转型发展的华美乐章。

——破茧成蝶,书写后奥运时代新篇章

在刚刚结束的2022北京冬奥会上,首钢滑雪大跳台成为中国代表团的“双金福地”,吸引了世界的目光。钢铁与冰雪结缘,古老与现代融合,工业与体育交融的新首钢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那么,后冬奥时代,首钢园究竟会给市民、给这座城市带来什么?首钢又将如何续写工业遗存改造再利用和城市更新的传奇,如何打造“一起向未来”的城市复兴新地标?首钢人早在规划建设之初,就已谋划未来。

世界首个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直接结合的奥运场馆,也是世界上首个永久性滑雪大跳台场馆,首钢滑雪大跳台为奥运推动地方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想范本。

作为北京冬奥会的重要遗产之一,首钢滑雪大跳台已向公众开放,未来将继续保留比赛和训练的功能,还将承办国内外大跳台项目比赛,成为专业运动员和运动队训练场地、青少年后备人才选拔基地、赛事管理人员训练基地等,带动项目发展、助力中国冰雪运动推广。

未来,大跳台在一年四季都将得到充分利用。冬季将利用造雪季与专业机构联手开展世界级赛事、国际训练营,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到大跳台体验并参与训练,并举办裁判员等培训活动。还可以在这里举办首钢园自营的“冰雪汇”,这里将成为游客玩雪的又一去处。

大跳台广场区域可容纳几千名观众,特别设置的“氛围照明”系统,未来将给观众带来与传统赛事完全不同的观赛体验,还可以在这里打造新车发布会、音乐节、啤酒节、灯光秀等首发首秀首展商业活动、体育文化活动的举办场地。

首钢园独特的城市风貌也为北京冬奥会大跳台项目,以及城市文化活动等的举办增加了特殊的记忆点。

不远处的国家冬训中心在设计时也充分考虑了可持续发展。冰球馆可以采用“赛事+活动”综合利用模式,可实现“冰篮转换”,不仅能举办冰上赛事,也可承接篮球、拳击、格斗、台球及室内极限运动,还能举办企业年会、新品发布等活动。另外三座场馆将承接更多职业俱乐部的训练、比赛,并可根据国家队的备战需要,动态调整场馆利用计划。

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首钢与石景山区区企联动,超前谋划滑雪大跳台、冬奥办公区、“四块冰”三大片区的赛后利用,赋予其体育休闲街区、单板与空中技巧研发中心及冬季运动展示等功能。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报告(2020)》中,第十章节以“带动首钢转型发展,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为题,从“冰雪场馆设施落户,带动体育相关产业快速发展”“进行工业遗存改造利用,打造文化遗产特色名片”“营造高品质宜居宜业环境,建设国际人才社区”三方面,介绍了首钢以冬奥举办为契机,紧抓战略机遇,将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与冬奥会筹办、老工业区有机更新、绿色高端发展紧密结合,坚持减量发展,推广绿色智能新技术,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挖掘文化发展新内涵,努力实现多约束条件下超大城市中心城区文化复兴、产业复兴、生态复兴、活力复兴,整体塑造体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城市治理先进理念和大国首都文化自信的新地标。

北京冬奥会遗产项目——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在首钢园区揭牌,首钢园区内的冬奥广场和工业遗址公园两个片区命名为“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是北京这座“双奥之城”的第二个奥林匹克公园。首钢将努力把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区域建成传承奥林匹克文化和体育精神的“体育+产业”的示范区,打造成奥运设施赛后利用的新典范,形成休闲健身时尚消费的新空间,聚集智能高效绿色低碳的新产业。发挥冬奥带动效应,做好冬奥遗产利用,发展大众体育健身,普及冰雪运动。未来,首钢园将继续弘扬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园区转型发展与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冬奥遗产效应紧密结合,发展后冬奥经济。

纵观全球历史,作为重工业产业转型成功典范的德国莱茵鲁尔工业区,转型之路历经漫长的40年,美国东北部铁锈地带半个多世纪后仍未见到复兴的曙光。而在中国北京的西部,一座同样有着百年历史的钢铁之城,却在短短十几年间完成了一次全方位的蝶变。从钢铁为主的重工业行业领军者到新经济时代的城市复兴新地标,百年首钢勇毅前行,拼搏奋斗,以脱胎换骨的转型发展实践为世界级产业难题找到了全新的思路和答案。

如今,百年首钢老厂区内,高炉巍然但已不见铁水奔流,厂房林立却不再有机器轰鸣,百年炉火辉映之下,始终奋进在先行之路上。历经蝶变的首钢正在以打造城市复兴新地标的气魄与壮心书写着属于工业时代的传奇。

未来已来,站在新高度新起点,面向新时代新使命,百年首钢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打造面向未来、面向年轻人、面向国际化的活力空间和发展热土,打造“一起向未来”的城市复兴新地标,在新时代首都发展中展现新形象、新作为,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成为世界一流企业而不懈努力、矢志奋斗。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更多阅读>>
+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