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艺术 > 详细内容

梨花风起正清明

发布时间:2022-04-15     浏览:137

https://i.xpaper.net/upload/lhrb/2022-04-06/1_628_1180_1530_1687.jpg


□唐红生

又到一年清明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道:“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这个时节正是春光明媚的大好时光,“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古称踏青节、祭祖节等,从这两种叫法上可以看出,清明既是自然节气,也是传统节日。尽管各地的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和踏青郊游两大礼俗一直传承至今。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此时多刮东南风,空气湿润,时有纷纷春雨,更有纷纷归家人。一家人或一大家族,在先人灵前祭拜,礼敬祖先,追思已故亲人,若遇到迷蒙细雨,更显寂寥与冷清。缕缕青烟寄托心中哀思,荧荧烛火抒发尊祖敬宗情怀,朵朵鲜花送去一份缅怀。这不仅是行孝道,感念养育之恩泽;也是继志述事,珍惜当下,感悟生命之珍贵。

此刻,我们更加怀念革命英烈。记得上学时,每到清明节,学校就组织师生到烈士陵园或烈士纪念碑进行悼念。无数先烈视死如归,用坚定的革命信仰谱写了一曲曲生命的壮歌,他们的英雄事迹可歌可泣、感人肺腑,至今记忆犹新。那时总会写篇缅怀先烈的作文,深感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决心好好学习。如今早已长大成人,我想,在各自的岗位上奋发努力、砥砺前行,就是对先烈最好的祭奠。

清明时节,春风骀荡,气清景明,处处鸟语花香。“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如此欣欣向荣景象,正是踏青赏花好时节。在哀悼先祖之余踏青游玩,大约始于隋唐时期,这使我想起隋代著名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画中山峦叠翠,桃红柳绿,村落依稀可见。游人或泛舟碧波轻漾的河上、或驻足岸边、或行走山径间,无不兴致浓浓,再现了古人踏青郊游、饱览春色的情景。

“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天的花事一场接着一场。最先开的是桐花、麦花、柳花。“柳花飞处麦摇波”,青青的柳树与青青的麦苗相映,飘飞的柳花落在麦花上,别有诗情画意。柳花虽不鲜艳,可自古就有“折柳赠别”风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无论是在《诗经》里,或在唐诗宋词中,我们都能读到绵绵离别之情。这是因为“柳”与“留”谐音,赠柳以表达依依不舍、惜别怀远之意。除此以外,或许还寄托美好的祝愿。因柳树易成活,生命力强大,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愿远去之人像柳枝一般生根发芽成长。

清明时节易食鲜,田野中有许多美味可寻,野菜、春笋等,一一挑动着味蕾,令我难忘的要数螺蛳和青团了。俗话说:“清明螺,赛只鹅。”螺蛳虽小,可味道鲜美。儿时把网兜扎在竹竿上,在水塘边扒螺蛳,每扒一次都能收获好几只。回来后用清水煮螺蛳,再用针把螺肉挑出来,一般和韭菜炒,香气盈鼻,满口生津。暖风一吹,艾草从泥土里纷纷探出头来,要不了多日便长出两三片小叶,染绿田间地头。我会屁颠屁颠地跟在母亲后面采撷。艾草嫩得能掐出水,不多时小篮子已满。母亲把艾草洗净捣烂,挤出的汁水和在糯米粉里揉搓,做成碧绿的青团,玲珑剔透,宛如一枚枚翠玉。待蒸熟一口咬下去,软糯有劲道,伴有清雅风味和青草气息,仿佛春天在舌尖上跳动。

古人把春祭和踏春放在清明,融自然与人文于一体,一息一生、一悲一悦,对立中和。祭拜是为了慎终追远,饮水思源,感恩先人;踏春是为了亲近自然,沐浴春风,身清心明。两者归到一点,则是为实现逝者的希冀、为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更多阅读>>
+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