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营管理 > 详细内容

“含新量”增“含金量”添“含绿量”——集团创新开放发展激发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2-04-01     浏览:184

图片.png


                             本报记者 郭艳霞 
    晋华炉3.0刷新连续运行新纪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开创了新型煤气化技术改造先河;中科深紫外LED杀菌消毒产品为北京冬奥会防疫工作贡献科技力量;“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成套技术创新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潞安化工创新开放发展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
    集团坚持把创新摆在转型发展的核心地位,激活第一动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加快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以创新引领发展,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汇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动力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集团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根据产业重组、组织重构、流程重塑的发展实际,对科技管理制度进行重新梳理调整、修订完善,积极推进科技规划编制,强化科技项目全流程管理,持续推动创新平台建设,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与培育,目前形成了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15个省级科技创新机构、12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多家技术孵化型公司一体化创新平台体系。企业研发及科技管理人员超过3000名,工程技术人员约10000名,在集团转型发展蹚新路的新征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人才支撑作用。
    集团第一届二次职代会上提出,没有核心技术,就无法走向蓝海市场。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市场环境中,创新不只是科技进步的源泉,更是一种发展视野,一种战略思路。集团贯彻落实“四句话32字”要求,以更宏阔的视野、更高远的站位进行顶层设计,打造一流创新环境。自觉以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烟台万华为标杆,对标找差,科学研判,在对集团科技创新资源进行全面摸底、有效整合的基础上,初步构建起以项目组为核心,目标明确、组织有效、各方协同、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决策的主体、研发投入的主体、科研组织的主体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与科技创新生态体系相配套,集团制定完善《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科技技术奖励办法》《科技项目评价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建立包括减税赋权、股权激励、分红等在内的激励机制,探索攻关任务“揭榜挂帅”制、“筑巢引凤”制,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建立“自主专职研发队伍、实战型专家队伍、群众性小改小革队伍”三支队伍,完善首席师、主任师等技术晋升通道,发挥科技人才优势,不断扩大“智囊团”,锻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大脑”。强化科技资金使用管理,重点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集团可持续发展和 “双碳”“双控”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以“含新量”提升高质量发展“含金量”“含绿量”
    科技项目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集团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体系的“雷达”“探照灯”“显微镜”作用,按照“战略导向、效益导向、现场导向、市场导向”原则,引深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算账”文化,重点聚焦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煤矿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加强高端技术产品开发,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紧密协同、融合发展,全面开创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一流能化企业集团新局面。
    以 “含新量”支撑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升产业发展的“含金量”。
    围绕解决企业提质增效、内涵集约等生产经营问题,开展气化用煤适配性、基础油品提升、催化剂替代,助力化工项目扭亏脱困、达产达效;重点推进瓦斯治理技术研究、岩巷快速掘进技术研究、复杂地质条件下大采高高效开采技术研究,以及矿压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持续推进智能化矿井建设,使煤炭产业的“压舱石”作用更加稳固。
    围绕推动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重点推进煤基润滑材料、特种燃料、α-烯烃、相变蜡、表面活性剂、钻井液等费托合成油下游产品开发;持续推进聚烯烃工程化功能助剂、工程塑料高性能化改性助剂等创新研究;开展硝酸磷肥功能提升及液体硝酸磷肥等水溶性肥料研究开发;推进大型矿井数据资源开发挖掘,打造优势产业链和潜力产业链。
    围绕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规模发展,重点围绕煤基新材料、清洁能源两个未来发展战略方向,加强相关技术的前瞻性调研,跟踪清洁能源电解水制氢的可行性,适时进行可降解塑料等重大技术布局研发。
    以“含新量”支撑“双碳”“双控”目标实现,提升产业发展的“含绿量”。
    在推进化工绿色低碳技术开发应用方面,优化完善晋华炉3.0,继续推进高效节能型全废锅晋华炉4.0技术开发;  开展甲醇二氧化碳合成制碳酸二甲酯技术研发;开发渣蜡磁分离技术,提高蜡回收率;持续推进低浓度瓦斯催化氧化工程化技术研究等,挖掘集团碳减排潜力,提升综合效益。在煤炭绿色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研究中,持续推进膏体充填开采、覆岩隔离注浆充填开采、连采连充等充填开采技术研究;稳步开展沿空留巷、乏风氧化综合利用、瓦斯综合防治等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实现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低碳发展。
    与此同时,集团秉承与能人携手、和巨人同行的开放理念,扩大交流合作空间,与中化先正达、浙江恒逸、华新燃气等企业签署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全面释放平台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开放创新的红利,不断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创新开放是一道乘法题,答好这道题,就能加倍激发发展活力,加倍深化提质增效。完善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集聚创新资源、催生创新成果。集团上下正带着创新这个命题,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作者: 本报记者 郭艳霞
更多阅读>>
+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