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营管理 > 详细内容

为了项目“强身健体” ——中铁贵州公司下沉管理侧记

发布时间:2022-03-02     浏览:232

  项目管理通病如何拆解?每月在建项目管理分析会如何发挥“前哨”职能?项目管理群资源调配优势如何得到最大发挥……工程项目是企业创誉创效的源头和形象展示的窗口,其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为了提升项目管理水平,过去的一年,中铁贵州公司以问题为导向,敢于“亮家丑”、勇于“硬碰硬”,不仅使18个在建项目全部实现稳健发展,更使施工产值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且完成率创公司成立6年来历史新高。
  “2021年,项目管理问题库共有问题137个,已经顺利解决114个,解决率达83%。”在建项目管理分析会一结束,该公司工程管理部部长任其震都会将整理好的问题,列入《项目管理问题库》台账中,事关影响施工生产的问题他都需要定期追踪解决。过去一年时间里,通过每半个月一次的在建项目管理分析会,已经整理问题137个。“公司主管领导参会,项目提出的问题现场解决,每一个事关生产管理的问题都要在会后跟踪落实。”广西贵港项目经理李勇认为,正是因为在建项目管理分析会开得“实在”,才使得他们项目的产值有了“实绩”。之前,该项目因资源调配难、人员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使得施工进展一度停滞不前。通过在建项目管理分析会反映问题后,引起了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经过2次实地调研,出台了《项目群管理办法》,不仅让项目的资源调配问题快速破冰,也使得施工产值攀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海南儋州义务教育项目进场后,因施工图纸屡次延后,导致工程施工迟迟无法推进。“人齐了,设备进场了,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但是所有人都束手无策。”项目经理王青岭说,工地开不了工,施工产值也上不去,每次会上都要挨批。了解到该项目的困局后,公司总工程师纪曲波主动与业主和设计单位对接,总部业务部门工作人员到项目蹲点协助,积极主动帮助业主单位解决设计方面的专业性问题。一个月后,设计图纸顺利解决,项目终于破土动工。海南儋州义务教育项目在2021年的公司施工产值年贡献率高达20%以上。
  管理沉下去了,在建项目的潜力也就崛起了。“完成产值1.2亿元”是该公司安徽蚌埠花语苑项目2021年年初定下的“小目标”,而在年终大盘点时,他们实现了1.5亿元的“大突破”。一年来,中铁贵州公司领导和总部相关部门认真研读每一个在建项目的施工合同,根据工程工期和资源配置,科学调整在建项目的年施工生产任务。年初,安徽蚌埠花语苑项目的施工产值定为1.2亿元,但在年中调研中发现项目进展相对顺利,工程主体、二次结构年内完成有望,于是公司将该项目施工产值调整为了1.5亿元。为了让项目顺利实现“大突破”,该公司总部相关部门深入项目一线,通过认真研判,积极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做好沟通协调工作,为施工生产扫障。最终,该项目部顺利完成产值目标。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项目,我们只有实事求是将管理沉下去,守正创新不让一个项目‘带病’闯关,企业才能行稳致远。”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国栋表示,2022年,中铁贵州公司将继续聚焦项目管理,确保企业有更高质量的发展。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作者:赵渊青 郗大新
更多阅读>>
+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