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媒头条 > 详细内容

褐土变金山 砂山成青山 ——首钢矿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1-12-06     浏览:545










在2018年北京举办的未来科学大奖颁奖盛典上,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拿着发言稿,一字一句、句句铿锵地说出了自己的两个梦:“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9月中旬,在衔令前往首钢矿业的调研采访中,在百里矿区的且行且看且听中,在与淳厚质朴的矿山人深入热烈交流中,一种强烈的感觉在记者心中涌然而生。60余年艰苦奋斗、砥砺前行,60余年兢业如初、自强不息,矿山人在兹念兹,无日或忘地也有着类同于袁隆平院士的两个“梦”:一个是百年矿业梦;一个是让每一块矿石都“颗粒归仓”,矿尽其值、石尽其用梦。

心之所向,锲而不舍;以梦为马,驰而不息。凭籍梦想驱动的坚韧追求,“十三五”以来,矿山人坚持政策导向、市场导向、高质量发展导向的自觉引航,坚持传承和发扬首钢精神的自信力行,通过认真梳理矿山禀赋条件,以多年矿石开采积攒形成的“砂山石山”巨量“资源”为依托,谋定而动,集力蓄势,先后利用矿石

在线生产流程抛废工艺建成大石河、水厂、杏山铁矿三条绿色建材附属产线,利用大石河铁矿二马、裴庄停产采区废土石堆料建成两条绿色建材独立产线,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产能迅捷达到和超过1300万吨/年。截至2020年底,资源综合利用产线累计生产销售砂石骨料绿色建材2142万吨,回收铁精粉原矿超百万吨,实现销售收入近3亿元。以此为牵引拉动,助力矿山铁路年运总量由2500万吨向5000万吨极致翻番,呈现出以产育产、产产融合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从之前的零敲碎打,到今天千万吨级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发展产业跃然而起;从之前受制于“地材”销售半径的市场局限,到今天公路、铁路、水路联运“破题”产品直抵京津冀鲁长三角市场的持续突破;从之前存量增量付费支出的“负资产”,到今天回收加工再利用的“正效益”,曾经的“砂山石山”,正以“金山银山”的绿色变身、绿色赋能,协奏共鸣起首钢矿业第三次大发展的激扬号角,成为矿山矿产主业做优做强的有力战略支撑,成为矿山物流运输产业提速提效的高效协同平台,成为新时期首钢城市服务转型的鲜活“名片”,成为新时期首钢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案例。


产业化定位,一体化统筹——矿山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的战略之道


首钢矿业依矿而建,因矿而兴。作为首钢钢铁生产的“粮仓”,建矿60余年来,矿山人深居大山,心系全局,以源源不断的精品原料供给,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为首钢大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仰之弥高,钻之弥深。60余年的矿石开采、矿业开发,矿山人在累计生产铁精粉2亿多吨的同时,因采矿剥岩、选矿甩尾而产生的“废弃物”却也高达近20亿吨。伴随矿山接续生产,每年“废弃物”新增量也多达3000余万吨。“废弃物”的堆放存储不仅需要征用土地,而且每年堆场、库坝生态维护、环保维护、安全维护等刚性支出也以千万元计。

“所谓‘废弃物’,就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为了唤醒“砂山石山”这些沉睡“资源”的价值,矿山人在上世纪80年代末或者更早时期,就开始了积极探索。利用采矿剥岩加工生产铁路道砟;利用选矿磁选抛尾磁滑轮碎石生产建筑石砟;利用尾矿细砂和上水泥涂料生产铺路彩砖;利用铁矿石尾砂独特磁性能尝试生产铁磁类高附加值产品;进入新世纪,以矿业发展的“黄金十年”为机遇,大力度开展选矿尾砂再选、采矿围岩干选……

也许是当时的各种“势成”并不足以支撑“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化发展,那时矿山人对“砂山石山”的资源处置和利用还更多地停留在减少流程排放量,延长尾矿库、排土场服务年限层面,只是对主流程附属产品零敲碎打的开发,市场化程度委实不高。

“但正所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老一代矿山人围绕‘砂山石山’开发利用所做的一系列探索,实质上也为我们今天的产业化发展打下了基础。”谈及矿山资源综合利用走过的历程,矿业公司计财处处长刘守新饱含深情、客观理性。

“进入‘十三五’,在综合分析‘天时、地利、人和’各种‘势好’,结合矿业公司禀赋条件,经过矿业公司党委集体研究,我们作出了‘发展培育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决定,明确了一体化统筹,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矿业公司总经理黄佳强说。

天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进入“十三五”,集团党委明确了“一根扁担挑两头”,通过打造全新的资本运营平台,实现钢铁业和城市综合服务业两大主导产业并重和协同发展战略,为矿业公司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最大的“天时”利好。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每年建筑砂石用量巨大,从前的开山炸石、河道采砂方式,由于其自然修复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开采的速度,已经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重视的重大课题。利用冶金矿山开发形成的废石、废砂、废土加工建筑材料,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是时代赋予矿山企业的机遇、使命,也是资源型企业绿色发展转型的必由之路。

地利——矿业公司地处河北工业重镇唐山地区,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深入推进,特别是雄安“千年大计”的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砂石建材行业具有广阔的区域市场需求,而且唐山地区公路、铁路、水路交通体系较为完整发达,多年矿石开采形成的“资源”优势、多年矿业开发形成的自有铁路运输优势,对矿业公司降低物流成本、扩大产品销售半径,实现市场纵深持续发展提供了地域势好。

人和——矿山人多年深浸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厚植形成了深重的资源情结,资源是生存之本、是立命之基,自我奋斗、自我图强已然成为了矿山人内心深处的发展共识、发展基因,伴随“天时”“地利”的加持,矿山人撸起袖子加油干,发展综合利用产业的热情空前高涨,这也正所谓“有志者事竞成”。

高点的站位,纵深的视野,系统的分析,坚定的决心,是工作高效推进的最好动员令和催化剂。很快,一个涵盖了产线建设、产品开发、铁路提效、市场营销、人员培训,兼顾投资强度与产出效益匹配,分步实施、以产育产、产产融合的《首钢矿业公司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形成。

——2016年,水厂铁矿尾矿高效浓缩和尾砂干排工程建成投产;

——2018年,大石河铁矿二马铁矿石磁选项目建成投产;

——2019年,大石河铁矿裴庄生态恢复治理项目建成投产;

——2020年,杏山铁矿建材产线项目升级改造和大石河铁矿裴庄复垦土项目建设完成。

以“首钢建材”的绿色品牌崛起,首钢矿业迅速成为京津冀地区最具实力的砂石建材供应商之一、成为北京市三家建筑砂石绿色基地之一、成为中国矿山行业绿色发展示范基地。

“矿山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是一个‘一子落,满盘活’的项目。”刘守新处长在总结中自豪地向记者讲道。

“一是展现了集团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中的绿色发展形象,体现了我们作为大型国有企业的主动作为、社会责任;二是为首钢城市服务商转型发展提供了产品载体,对拓展我们城市服务领域具有积极意义;三是增强了矿山整体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开发,不仅仅可以减少我们每年在堆场、库坝维护方面的刚性支出,可以增加矿石回收、建材销售方面的收入和效益,更重要的是在矿石资源日渐式微,在矿产主业产量、产值进一步削减的情况下,通过建材增收的弥补,降低了固定成本在矿山整体成本中的比重,为我们从容应对市场波动筑起了一道防线。四是倒逼了矿山铁路系统运力运效提升,盘活了矿山铁路资源。由于矿业主业产量逐年降低,矿业公司所辖的200余公里自有铁路呈现出运量不饱和的状态,铁路边际成本不断攀高,如何让铁路运输提效创收,一度成为难题。通过建成资源综合利用产线,这一问题可以说迎刃而解。2020年,我们铁路总运量达到5000万吨,相比‘十三五’初期,实现翻番,效率的提高带来了效益的增长,而且具有持续发展的效应。目前,我们已将铁路运输业列入矿业公司第三次大发展的‘四大产业’之一。五是激活了人力资源潜力,让更多的职工增强了归属感、获得感。通过建成资源综合利用产线,我们共转岗安置从矿产主业因产量减少‘富余’出来的职工316名,尽最大可能让职工劳有所业、劳有所获,在创收增收中展现自身价值。”

在认真地聆听中、在不停笔地记录中,矿山人的胸襟、矿山人的情怀、矿山人的担当、矿山人的作为,深深感动,并感染着作为记者的我。


高效化生产,精益化运营——矿山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的驭稳之道


矿山人素以敢打硬仗、能打硬仗,成本意识强、执行力强在首钢集团闻名,在连续采访中,这种优秀的品质尤其令记者印象深刻,并坚定地认为,这也正是矿山人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的驭稳之道。

或许在很多人的认识中,生产建筑砂石都是一种“小儿科”,不就是把料场里的堆料用挖掘机挖出来,破碎、筛分、水洗就行了嘛。在去现场之前,我也是这样认为的。

9月14日,在矿业公司大石河铁矿综合管理科科长葛海涛的陪同下,我走进了该矿裴庄建材产线。甫一下车,在产线调度指挥中心,迎面的生产监控大屏上密布满屏的工艺流程布局图让我始料未及。各种筒仓、皮带、筛子,以及一些并不认识的工艺和装备充满眼帘。

“裴庄产线于2020年1月正式投产,是矿业公司在投资建成二马产线,逐步实现二马达产达效,收获一定投资成效后,以产育产兴建的第二条绿色建材独立产线,也是在吸收二马产线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裴庄排土场砂石原料特点,通过工艺改善,创新建成的国内同行业第一条具备‘干线’‘湿线’同时生产的资源回收综合利用产线。”在向生产线的行进中,裴庄产线党支部书记梁庆边走边介绍。

“刚才从调度大屏上看到各种皮带、筛子很多,感觉工艺有点复杂啊!”

“很多人刚到这里时,也有这种感觉。复杂程度是依据我们产线产出的产品品类多而决定的。我们的原料从排土场进来,经过层层破碎、筛分及水洗,在不同的流程节点,下线产出不同粒径的砂石骨料成品共有6类,也就是说,通过工艺的优化,实现了产品结构的优化,在满足市场不同需求的同时,创造出资源回收利用的最大价值。”

“这也难怪布置了这么多的皮带、筛子了。操作起来容易吗?”

“还真不容易。”9月15日,面对记者抛出的同一问题,矿业公司生产处处长王朝辉直接地说道,“当生产真正产业化、产品真正面对市场时,我们发现建材生产绝非想像中的简单。首先建材客户的质量要求决定了指标的管控难度。比如产品的硬度、粒径、含水量、含泥量、堆积密度,甚至粒形的均匀度等,客户们都有严格的要求,达不到要求,就要产品降级减价。在没干之前或者没产业化之前,我们也没想到这么多。怎么办?只能是服从着办。客户有什么需求,我们就转化建立成什么样的生产指标、技术指标,并千方百计地去够上和提升这些指标。公司领导每天早会也与我们一起细抠这些指标,一天指标出现波动了,一天就得抠出个所以然来。就是这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吧!”

隔行如隔山。“使惯了大刀的手,也能使好枪吗?”“能,只要学起来。”依稀记得一位名人说过这样的话。

“涉足砂石建材行业这几年,我的最深体会是矿山人的上下同欲,一心干好的精气神儿。”大石河铁矿矿长闫尚敏说。

“在二马、裴庄产线投产初期,面临工艺理顺提产提效的那一段时间,矿业公司王自亭书记、黄佳强总经理,以及公司其他领导们,每周都要挤出时间到现场给职工们加油鼓劲儿、解决问题。王自亭书记是一名老炼铁人,对现场有着特殊的感情,每次到现场来,也不打招呼,也不用人陪着,戴着安全帽自己就顺着产线爬上爬下,看见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裴庄产线刚投产时,制砂楼的鼓风管路布置有点问题,影响了产线效率。咱们玩风也不在行啊,但搞炼铁的善于摆弄风啊。书记到现场转了几次后,突然有一天给我打电话,告诉我风路应当怎样改,风向、风力应当怎样调。按照他的意见改完后,真就立刻见效了。”

领导的榜样示范是职工最大的动力。在去年罕见的冷冬里,为了保证对客户的稳定供应,同时也为了产线效率保持顺稳直线,从矿业公司机关到大石河铁矿机关,大家自发组成了冬季生产护航队伍,与产线上的职工一起战斗。在水雾腾腾、风啸灌耳的生产现场,在滴水成冰、哈气成霜的严寒天气里,很多干部和职工的手脚都生起了紫黑紫黑的冻疮,但也硬是坚持了下来,矿业公司成为北方建筑砂石骨料行业中唯一的冬季连续生产的企业。

“其次是在矿山严密生产组织体系下展现出的生产高效率。”

在矿业公司的组织下,矿山资源综合利用产线持续开展了提高产线作业率、提高产线效率、提高产线产成率的“三提高”竞赛。“三提高”针对性强、目标性强,是一个把各项专业工作融合在一起的有效抓手。提高产线作业率要求的是产线各台套设备的整体稳定性;提高产线效率要求的是工艺改进、工艺操作、工序衔接的合理性;提高产线产成率要求的则是过程质量控制的稳定性,以确保在同样的付出下,最好的价值创造。通过提高“三率”产生的融合效应,二马产线效率从500t/h提升到了585t/h,作业率由60%的水平提升到82%以上,建材产品产率由76%逐步提升至80.8%,矿石回收产率由设计3.5%提升至5%以上。裴庄产线的这几项指标则分别是1200t/h、80%、78.3%、5.5%左右,均达到和超过了设计水平。

“第三是在市场环境下,产线生产必须务实,讲求精益,一切从实际出发,追求在同等投入和付出下最好的效益。”

实践出真知。今年以来,大石河铁矿党委向产线职工提出了“我们应当有怎样的产品模式定位、产品质量定位、产线运行方式定位”思考课题。

“我们一条产线能够生产6类不同粒径的建材,这些不同的建材对应于市场有不同的价位,怎样通过运行方式的调整,让价高者产出量多一些,让价低者产出量少一些,以最优的产品结构组合争创最好的效益。产品质量定位,就是我们必须承认我们产品原料的先天缺陷。目前,我们的工艺相比一些先进企业的机制工艺有差距,不以牺牲成本的代价单纯追求一级品,而是突出成本与质量之间的性价比优先。市场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不是真正面对市场,这样的认识,决不会凭空而来。”大石河铁矿综合管理科科长葛海涛讲道。

坚持按行业发展规律办事、按企业成长规律办事、按市场竞争规律办事,坚守生产财富,创造价值企业经营本质,在市场大潮的洗礼中,矿山人深明其理、深谙其味。


区域化布局,纵深化谋远——矿山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的市场之道


几年前,曾经听过一个专家讲座,说到商品的市场销售半径概念,其中,特别提到了水泥等砂石建材类商品,称之为“地材”。“地材”,顾名思义就是此类商品因为附加值相对较低,其最好的利润创造就是“本地生产、本地销售”。但记者在调研中看到,矿山的首钢建材,不仅仅深入到了京津冀腹地,而且还将触角延伸到了山东,甚至直抵长三角地区,这种市场半径的突破,能划算吗?他们又是怎样考虑的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走进了矿业公司物资公司。

“从‘地材’的特点来看,冀东地区的确是我们绿色建材最好的销售市场。但唐山作为一个多年的资源型发展城市,持续的矿石开采,不仅仅我们有‘砂山石山’资源优势,其他企业包括一些民营企业也不遑多让。随着大家对资源的认识进一步深刻,近年来,开发矿山‘废弃物’渐成趋势,因此,我们判断,无论是当前还是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冀东地区建筑砂石市场供大于需的局面难以改变。如果把市场局限于这一区域,我们将很难摆脱‘价格战’的恶性竞争。”面对记者提问,矿业公司物资公司副总经理王新华坦然讲道。

“既然本土销售掣肘于供大于需,但我们拥有的自有铁路资源优势,以及多年来与国铁系统战略合作形成的互信互助优势,却是其他企业所无法比拟的。在环保加严,‘公转铁’政策导向日益鲜明的条件下,把这种优势发挥出来,我们完全可以破解‘地材’销售半径受限的难题。”

把破题思路转化为解题实践,需要科学的工具,更需要精准的数据。在王新华的带领下,物资公司销售科科长韩建勋等一众市场开发人员迅速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市场调研。首先是通过地图直观判断和筛选目标市场,其次是直抵目标市场,实地考察了解该市场历年市场容量、未来规划潜在增量,以及该市场建筑砂石来源渠道、渠道的安全性可持续性,包括该市场周边公路货运站、铁路中转站、混凝土搅拌站布局等。在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回来后,他们通过运用SWOT工具分析,以销售性价比排序,结合市场的可持续性,最终明确了以河北沧州为主,辐射雄安地区、天津、北京周边地区及山东德州地区的区域化市场布局。

“今年我还看到矿山建材产品已经到达了长三角地区,这个距离可够远的了,有必要走这么远吗?”

“从市场纵深和未来我们建材规模进一步扩大的长远发展来看,早作这样的市场尝试很有必要。目前,我们正在规划水厂铁矿第三条绿色建材独立产线,届时产量的提高需要更大的市场容量。长三角地区随着国家严格限制长江河道江砂开采、严格限制开山炸石建材生产,未来这片区域砂石需求将极大依赖于外部市场输入。我们通过利用毗邻港口的优势,尝试水陆联运探求合理的物流成本构成,并在该区域逐步建立市场印象、构筑市场品牌,有利于我们建材产业的可持续长远发展。”王新华说。

“我们建材产品销售还有一个特点,这也是我们破解‘地材’销售半径受限的一个利器,而且也是我们首钢体制优势所带来的。”韩建勋突然说出的这句话,让记者很是有一听为快的冲动。

“在进入建材市场之前,我们就听说了建材市场客户压款严重的问题。有的供应商几批货供出去,迟迟见不到货物回款,而且似乎成为了一种‘潜规则’。大家都知道,建筑砂石作为一种低附加值产品,毛利本来就不高,如果大量的应收账款积压,仅仅利息的损失就要让不高的毛利再打折扣。咱们首钢这些年一直强调应收账款管理,强调落账为实、落袋为安,因此,无论是从我们自身建材创利的角度,还是从落实集团的要求,我们从建材产品一开始销售起,就坚持了一个原则,必须是款到货发,否则,不管你客户需求量有多大,我们也决不干这种‘看上去很美’的事情。”

“款到货发的确是一种很好的市场生态,但凭什么客户就折服于你呢?”

“凭咱们首钢品牌的信誉,凭咱们首钢产运销高效协同之下稳定的供量保证,稳定的供量到达保证的体制性优势。”

可别小看这种稳定,稳定压倒一切,这句话在市场上也极具价值。因为稳量稳时,矿业公司建材产品市场供应最大程度降低了客户库存,最大程度方便了客户排产,提高了客户生产运行效率。由此实现了与客户们的双赢、共赢。

几年来,矿业公司在建材产品的客户供应上,从来没有因为供量的问题、供时的问题影响过客户。客户从对款到货发的颇有微词到欣然接受,矿山人以精准精时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广泛好评。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矿山人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的市场之道正应此理。


产产化融合,链条化环控——矿山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的协同之道


“流量”,作为一个互联网热词,大家均已是耳熟能详。但作为流量词语的诞生行业,流量于运输业,特别是铁路运输业的重要意义,非是行业中人,或许还真是难以说清楚。

“得益于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做大做强,以国家‘公转铁’政策逐步落地为动力加持,我们通过铁路提速提效的自我加压,实现了年运输总量由‘十三五’初期的2500万吨到5000万吨的翻番,这种流量的提升,直接拉低了铁路边际成本,增加了效益。”矿业公司运输部党委书记、主任刘欣开门见山地说。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先行前提是道路顺畅。但受矿山铁路周边环境复杂的影响,矿业公司虽然有着较为完整的铁路线网,但实际的情况却是“顺而不畅”。因为道口多、坡道多,路基年久服役时间长,矿山铁路运速低、运效低,总计232公里的管辖铁路线,“十三五”初期年运总量却只有2500万吨。

2500万吨的年运总量,在矿山生产保持现状的条件,或许尚可维持,但随着矿业公司第三次大发展号角吹起,特别是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蓝图落地,铁路运输效率低的问题渐成“瓶颈”。

“瓶颈”就是问题,问题就是导向。伴随矿山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的同步推进,矿业运输部把铁路提速作为铁路提效的破题工程。路基差,那就全员上路补砟护路;路口多,那就机关科室分头承包把控加速信息化改造;成本高,那就以“厘”为单位以“百厘”为目标一点一点地抠、一点一点地降;装运效率低,那就逐项装运操作工序分解持续优化。

面对孟家沟段铁道线路马鞍形状,坡路达到12‰,困扰运输人长达四五十年的制约铁路提效的“硬骨头”,运输部职工们算了又算,以前后历时14个月的久久为功,完成削坡废土860车,投入施工机械120台次,投入人工2035人次,完成铁路两次迁移共计1600米,铺设新线路800米,接触网架设1300米。2021年4月21日,随着350号电力机车顺利通过该路段,标志着运输部孟家沟削坡主体工程圆满竣工。

“多年坎坷路,一朝变通途。孟家沟路段削坡改造,我们完全依靠全员力量,仅仅投入240余万元就啃下了。如果按照外面专业设计部门的改造方案,征地绕行总计需要费用约上亿元。我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愚公移山精神。”刘欣自豪的言语里透着对职工们敢于奉献、敢于胜利的由衷赞许。

“让每一块矿石都‘颗粒归仓’,矿尽其值、石尽其用,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我们通过链条化环控,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做到了。”矿业公司能源环保处处长邵志君说。

在裴庄产线采访中,从厂房中出来,裴庄产线党支部书记梁庆特意带着记者来到一处满目苍翠的绿地前:“这是我们利用产线‘筛下土’回填复垦再造的高标准耕地。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推进过程中,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泥土’也是资源,因此,我们把产线的‘筛下土’都收集了起来,对废弃裸露的采坑进行了复垦还耕。目前,这片还垦耕地大约有189亩,我们在上面引入种植了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的巨菌草,成规模后,不仅可以作为家畜饲料,还可以加工成菌棒,替代树材发展菌类种植业。”

“上品”原矿回收,“中品”绿色建材,“下品”复垦土生态再造。首钢矿业资源综合利用不仅是产业链,更是绿色发展生态链。

“从前,开山破岩是矿山人的主要生产作业方式。今天,沙里淘金、复垦还绿,正成为矿山人新的价值创造、新的价值呈现。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进程中,我们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砂山石山’不仅是资源富矿、绿色富矿,更是矿山人铁源文化中的精神富矿。正像我们的职工所说,资源综合利用,让沉寂多年的采区又焕发了沸腾的青春。这种沸腾,映照的是产业的蓬勃、人心的凝聚,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矿业公司党委书记王自亭说。

从“砂山石山”到“金山银山”到“绿水青山”,“让沉寂多年的采区再燃沸腾的青春”。百年矿业,继往开来,梦想可期!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作者:记者 廖世丹
更多阅读>>
+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