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媒头条 > 详细内容

让极低铁成本成为核心竞争力

发布时间:2021-10-14     浏览:146

——首钢长钢炼钢生铁加工成本2020年度行业最佳的背后




9月24日,2021年钢铁企业对标挖潜工作交流座谈会发布2020年度对标挖潜16项指标最佳企业评选结果,长钢公司炼钢生铁加工成本获得行业最佳。

这,是对长钢公司持之以恒瞄准行业先进,持续对标提升的最好褒奖。

世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回望长钢公司从2015年起实施铁前一体化管理变革,到现在生铁制造成本跻身行业前列,加工成本位列行业最佳的漫漫征途,置身其中的人,了解其过程的人,无不感慨于其中的艰辛,无不为长钢人的志气、骨气、追求、情怀所感动,所感慨。


铁成本是长钢的生存之本、立足之本,这是长钢人的清醒认知


10.65亿吨,是2020年中国钢产量;6181万吨,是2020年山西省钢产量;300万吨,是2020年长钢钢产量。

以不足山西省5%、不足全国3‰的钢产量,在激烈的钢市竞争中生存下来,并且,还要活得更好一些,凭什么?答案就是:成本。

成本的牛鼻子是什么?答案就是:占钢材成本70%的生铁成本。

对生铁成本,长钢领导这样定位:长钢身处多钢省份,无地域优势;远离港口,无物流优势;以线棒材为主,无产品优势;位于“2+26”通道城市,环保管控严格……诸多因素影响下,要增强生存竞争能力,唯一的做法就是眼睛向内,对标挖潜,苦练内功。生铁成本有优势,长钢就有生存之本、立足之本。

正是这种清醒、理性的认知,指导着长钢在生铁成本对标挖潜的路上,久久为功,坚毅前行。

长钢对生铁成本的攻关,应该回溯到2015年的时间窗口。

2015年8月召开的“中国煤焦钢产业大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说:“钢铁行业的冬天真的来了,而且是在2015年的三伏天到来的。”这个三伏天到来的钢铁寒冬,让业内企业都陷入了不同程度的亏损。长钢,因为种种原因,生存状况比一般企业更为恶劣。为求生存,长钢开启了近70年历史上力度最大的优化提效——精简机构,精简人员,瘦身健体。与此同时,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开启了一场触及灵魂的“倒下还是生存”的大讨论——不变革,长钢的命运只有倒下。断臂求生,还能搏得一线生存希望。

几个月多层面“倒下还是生存”的灵魂拷问,舍小家保大家的情怀境界,让长钢度过了2015年的钢铁寒冬。

此时此刻,眼睛向内查找原因,源头寻找治本之策,强身健体治企兴企,成为摆在长钢领导班子面前的最重要任务。

2015年的务虚会,成为长钢对标挖潜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次会议。会议理性分析了长钢对标挖潜走过的历史,存在的问题,为推进对标挖潜成效,降低来自不同层面、各种理由的不可比声音,将对标挖潜的对象锁定于和长钢地域相近、产品相近、装备相近、体制相同,但多项指标多年位列行业前三的老的国有企业。以和这个企业的全方位对标,摆脱长钢靠天吃饭,命运不由自己掌控的被动局面。

思想层面认知的统一,优化提效激发的活力,“倒下还是生存”大讨论带来的使命,推进了长钢对标挖潜工作的全方位铺开:

——采购。从一开始依葫芦画瓢,与对标企业机械地对,到后来给每个科室分台阶设定指标,每个月开展采购成本分析,再到后来摸索出适合自己的采购途经、采购模式,其间,为从源头降低采购成本,将厂内配矿延伸到港口配矿。采购中心的采购员进驻港口,随时了解矿粉价格变动,第一时间反馈信息,决策采购矿粉时间从几天缩短为几个小时。

——技术。破除了部分内控技术指标对综合成本的制约,将大宗原燃料采购选择权交给生产单位,鼓励生产单位在满足产品质量控制目标基础上,尽可能多地使用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的原燃料。如放宽二级冶金焦硫和灰分的采购限制,扩大了煤资源的选择权,在降低焦炭成本的同时,通过炼铁工序消化高硫焦炭,同样生产出符合要求的合格铁水。

——炼焦。2015年10月,身处“煤海”的长钢比对标企业喷吹煤和炼焦煤的采购价格高出160元/吨。焦化工序在配煤结构调整上动起了脑筋,通过减少主焦煤、1/3焦煤配比,最终退出了价格最高的焦煤,价格较低的气煤的配加量成倍增长,吨焦成本与对标企业逐步缩小。

——炼铁。基于高硫焦炭相对便宜的实际,炼铁工序通过提高烧结矿强度,开展高硫焦炭使用攻关,较好地消耗了高硫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借鉴对标企业班组指标控制办法,将指标控制权限下放到班组。通过优化配矿、调整工艺参数等,烧结固体燃料消耗实现了与对标企业的指标反超,助推炼铁工序制造费用与对标企业大幅缩差。

当年,生铁成本行业排名从47名前进至40名。

其后,随着2号、1号焦炉于2016年7月、2017年3月出焦,高炉全部使用自产焦炭,改变了焦炭吃“百家饭”的局面。为放大自产焦优势,炼铁厂成立了“高炉体检模式建立和管控”攻关组,举全厂之力对高炉稳顺进行攻关,通过建立包括原燃料监控和诊断体系、高炉炉体安全与长寿监控和诊断体系、高炉长期稳定顺行监控和诊断体系,形成了可量化的高炉管控模式。配套建立起值班工长“班体检”、工艺作业长“日体检”、作业区“周分析”、厂“月分析”的高炉体检体系。为高炉攻关第一个稳顺1000天、第二个稳顺1000天,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和管理基础支撑。

为强化铁前一盘棋思想,在政策导向上,采购部门挂钩生铁制造成本80%考核分,挂钩冶金焦成本20%考核分。焦化厂,挂钩生铁制造成本30%考核分。熔剂厂,挂钩生铁制造成本20%考核分。铁前一体化联动考核,推动了铁前一体化机制的形成:

矿铁一体化:采购、炼铁共同调研市场、共同进驻港口,对矿粉的水分、块矿的粒度、装车发运等共同现场查看,共同做好与市场的无缝对接。

煤焦一体化:焦化、采购共同调研市场,及时引进性价比较高的煤种。包括引入输送距离较近的王庄瘦煤,有效地降低了运输成本,为降低焦炭成本奠定了基础。

铁焦一体化:对配煤配矿结构、用料计划、焦炭质量管理、生产组织运行、高炉炉矿变化等,焦化、炼铁第一时间双向反馈,全过程管控,有效降低了生铁燃料成本。

“铁前一体化”的探索,加上具有鲜明长钢特色的“三清晰三到位”管理理念的推行,助力2017年生铁成本行业排名大幅攀升。2018年,更是跃居行业前三,远远超出了长钢人对生铁成本行业排名位次的自我预估。


2019年,长钢9号高炉大修。薄壁炉衬工艺、热流强度在线监控系统、粒化塔渣处理系统、旋风除尘、顶燃式热风炉、板式预热器、炉顶均压煤气回收等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炼铁厂持之以恒的技术攻关、管理进步,推进生铁成本与对标企业全面缩差。全年铁成本低于对标企业10元/吨。

2020年,集团领导对“学巴登钢厂”的要求激发了长钢永远向现状提问题的潜质。学习巴钢人的持续改进、以无数的小渐变成就企业的大质变,铁前各系统按照“公司级—厂级—作业区级—班组级—岗位级”五级指标体系要求,将一个个指标打开分析,一项一项找差距。

采购中心将7类12项核心指标(厂级)分解为21项内部关键指标。对具体指标打开分析、细化分解,将蕴藏在每个指标中的“分支”对应至各岗位,以小指标的实现助推大效益的提升。全年外矿跑赢普指,比计划好4.71美元/吨,炼焦煤采购成本行业排名第三。

焦化工序梳理9项厂级指标,通过月度分析、季度交流、闭环反馈、后续评价、班组长业绩公示等,夯实过程管控。

炼铁工序梳理各类问题79项,将7项核心指标(厂级)分解为46项关键指标(作业区级)、228项基础指标(班组指标)。围绕巴登标准化操作、精细化工序操作时间节点等理念开展工作,重点指标攻关成效显著。九高炉利用系数1—12月均为A类,其中,连续10个月行业前十,4月份第五;生铁一级品率连续11个月进入行业前八。

前有生铁制造成本2018年获得行业第三;今有生铁加工成本2020年行业最佳。有了这个最佳,才有了长钢2020年咬牙拼搏两座1080m3高炉产钢300万吨的荡气回肠;才有了低合金连铸方坯及III级螺纹钢制造成本从行业中下游全面进入行业前十的骄傲;才有了长钢在行业的地位尊严;才有了职工收入翻番、持续成长的幸福感、自豪感、荣誉感。

不得不说,铁成本管控这个“牛鼻子”,长钢牵得准、牵得牢,也牵得对、牵得好。


失去铁成本优势,长钢的竞争优势会丧失殆尽,身在长钢,要时刻保持为生存而战的斗志


当“十三五”的踏平坎坷成为过去,“十四五”,长钢将开启的是怎样的航程?

“长钢爬上一个台阶不容易,要站得稳立得住。”“十四五”伊始,集团领导对长钢寄予殷切期盼。

“已经实现的指标不降低、已经达到的水平不后退、已经取得的成绩不丧失”。“十四五”伊始,长钢干部职工发出了展示自己追求的铿锵誓言。

丰满的理想,永远碰到的是复杂的现实。

“十四五”开年,连续几年上涨的长材价格指数不断被板材价格指数反超,且二者之间的差距不断放大。原燃料采购方面,受多种因素影响,国际国内大宗原燃料价格成倍上涨。长材利润空间受到很大程度挤压。拥有自有矿山的企业,生铁成本在行业的排名位次明显前移。

“长钢生存的基础是铁成本。失去铁成本优势,长钢的竞争优势就会丧失殆尽。为了企业的生存发展,为了端牢职工的饭碗,必须保持为生存而战的斗志。”“‘十三五’长钢怎样打生存战,现在还应该怎样打生存战。”关键时刻,该公司主要领导为有所动摇的守不住铁成本优势的畏惧心理,注入了一剂清醒剂、强心剂。

与此同时,长钢公司党委在全公司开展了“做有追求企业,做有追求职工”大讨论,旨在以“十三五”引以为傲的业绩为新起点,通过高标定位、高点追求,实现比别人更快的进步和更好的发展,以应对“十四五”更加突出的结构性过剩矛盾、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更加严峻的达标排放形势。以每个人的高追求,成就长钢的高追求。

于是,在2020年学巴登钢厂,建立“五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2021年制定出台《首钢长钢“学巴钢经验、促长钢发展”激励机制实施方案》。拿出1840万元对指标提升、工作创新、专业稳产提质等工作较好的单位进行奖励。学巴钢工作在基层推进更精更细更实。

长钢领导斩钉截铁的态度、高追求的情怀、政策的激励,给了铁前各单位满满的动力和压力。

炼铁厂——

在反思降本主动性不够、认识不足、危机意识不强的基础上,加大了对标力度,针对存在的问题一项一项找差距,向追求极致成本发起了冲锋。

——在延续五年三个月高炉定修周期的基础上,结合高炉管控水平逐年提升的状况,为体现长钢的追求、高炉的追求,对关键部位、关键系统提标管控,2021年至今,高炉定修周期由3个月平稳延长至4个月。

——“高炉稳顺运行1000天”持续攻关。继2018年1月24日,炼铁厂八高炉实现稳顺生产第一个1000天之后,通过确立高炉操作24小时理念,即总结分析好上班8小时操作、制定执行好本班8小时操作、服务夯实好下班8小时操作,做到高炉操作的连续性、延展性、协调性、统一性。2021年7月19日,八高炉实现稳顺运行第二个1000天目标。

——值班工长考试。以值班工长为重点,对其对行业动态、公司经营、岗位专业知识、应急操作等内容的把握程度,每周进行测试。

——职工素质提升。将职工培训与学巴钢相结合,与公司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相结合,与岗位练兵相结合,开展工匠带徒、新型学徒培训,为降本增效赋能。

针对支撑铁成本降低的小指标,他们一项一项打开分析,一个差距一个差距查找。一是对“确定生铁成本后,倒算烧结矿成本,再倒算采购成本”的倒逼机制进行了再强调、再动员,打破工序、环节壁垒,激发每个工序、环节降低铁成本的动力。二是优化原燃料结构。根据现有库存矿粉及后期矿粉采购资源优化烧结配矿结构,精准控制烧结矿品位,降低活性粉灰与青烧白云石粉的消耗量,实现熔剂结构优化目标。三是把好煤粉质量关。把煤粉粒级控制在质量范围以内,做好回收水焦丁、回收水焦粉的配加使用。四是降低能源介质消耗。通过控制氮气喷吹流量、加强除尘反吹氮气泄漏治理等,喷煤氮气消耗大幅降低。8月份,生铁成本位列集团钢铁板块第一,燃料比、焦炭负荷、烧结固体燃料消耗、高炉利用系数、高炉综合焦比等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

采购中心——

面对外矿采购价格从最低94美元涨到最高233.1美元,焦煤采购价格从最低921.84元/吨涨到最高2269.06元/吨,废钢采购价格从最低2775.56元/吨涨到最高3447.01元/吨的形势;面对年初石家庄疫情带来的运输受阻,年中代县矿山事故带来的山西省内非煤地下矿山全部停产,代县球团厂受环保督察影响几乎全部关停的现状;面对环保绩效评级对清洁运输提出的刚性要求、保供加降本的双重压力……采购中心加强与焦化厂协同,及时调整价格涨幅大、性价比优势降低的煤种配煤比例,结合市场、资源情况及时调整采购策略;针对代县矿山事故导致国产矿资源紧张的情况,提前锁定2万吨球团资源,紧急采购0.8万吨精粉补充国产矿用量,并且在阶段性中品矿无性价比时,用“精粉+高铝矿粉”替代部分中品矿。曾有代县供应商感叹:“长钢采购中心比我们的信息还快。”

焦化厂——

以长钢所处地域、工艺装备、资源占有,生铁加工成本能荣耀行业最佳,自产焦炭的贡献居功至伟。

在2015年钢铁行业漫长严冬投资十多亿元兴建的焦化厂,知道长钢对自己的期望。一直以来,将焦炭成本行业排名“保三争一”当作使命和职责。

煤的采购方面。针对炼焦煤资源持续紧张且大幅涨价的实际,主动与采购中心联动,对煤场原料煤存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低库存的煤种提前制定应急配比预案。

煤种配比方面。以保证焦炭质量、稳定配比结构为主要目标开展攻关,定期对各单种煤及配合煤进行小焦炉实验,为焦炭质量和高炉用料稳定提供支撑。

K2(推焦执行系数)、K均(直行温度的均匀系数)、K安(直行温度的安定系数)“三大”系数的好坏,事关焦炉稳顺、焦炭质量高低。围绕焦炉“九温五压”,对测量、周转时间进行稳定控制。将23项支撑性稳定工艺指标层层分解到班组,每月在各班组之间开展竞赛,K安和K均系数大幅提升,出炉节奏更趋稳定。2021年3月,K2、K均、K安分别为0.90、0.92、0.97,创历史新高,为焦炉稳顺运行提供了稳定的工艺条件。

依靠铁前系统的合力降本,2021年1—8月,长钢生铁制造成本行业排名第8。8月份,排名第4。

结语:

如果把长钢人在降低铁成本漫漫征程中的改革创新、对标提升比作一场“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的跋涉,可以说,目前的长钢已行进至三峡的最险处。放眼望去,前方有波涛汹涌,波诡云谲,同样有辽阔平川,万顷碧波。

我们牢记集团要求:外埠企业要追求极低成本,专注区域市场,提升盈利能力。

我们相信长钢志向:“红色长钢,永续生存”是我们的信念,“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我们的豪情。再出发,长钢人始终是敢闯敢拼的战士,执着追求的勇士。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作者:张睿 史丽敏/文 苏荣慧/摄
更多阅读>>
+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