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媒文摘 > 详细内容

风好再扬帆 ——集团公司五年来改革创新综述

发布时间:2021-09-18     浏览:318

全媒体记者 刘昊 罗群 马可悦 林浩

“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上次党代会召开5年来,集团公司党委、集团公司落实党中央、国铁集团党组的部署要求,拿出了敢于“改”的精神和敢于“破”的勇气,最大限度集中全集团的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积极探索,先行先试,运用改革思维谋划和创新工作,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加快推进体制改革步伐,不断激发集团发展内在动力

5年来,集团公司党委、集团公司从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敢为人先,锐意进取,从推进体制改革这一根本开始,蹄疾步稳,不断推进集团改革向纵深发展。

2017年11月19日,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2018年,集团所属非运输企业完成公司制改革,全面健全公司制企业法人治理机制,全力推进公司制企业按新体制、新机制规范高效运转,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运行体制。

“集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要求,以公司章程为核心,积极推进管理制度的立、改、废工作,组织机关各部门对各系统、各专业的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充分发挥公司章程在企业治理中的基础作用。”集团企法部负责人介绍。

5年来,集团公司党委、集团公司始终保持锐意改革之势,坚持问题导向和创新思维,着力推进合资公司股权调整、整合重组、资产证券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重点改革项目,率先在全路完成多项合资公司改革工作。

2017年9月6日海南铁路重组合并后更名为海南铁路有限公司,公司跨琼粤两省管辖“一环一渡两线”,总营业里程1354.6公里,至此集团“一省一公司”整合重组的脚步不断加快。

2021年6月30日完成三茂、广梅汕、赣韶公司注销,7月1日广东铁路有限公司取得新的营业执照,广东省区域合资铁路公司重组整合第一阶段按期完成。

广东铁路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进一步发挥路地双方优势,优化资本结构,统筹合资公司资产、人员、资金等资源,降低运营成本,发挥规模效应。”

2020年8月,湖南城际、怀邵衡、武广客专公司完成路地股权划转和企业变更登记等。2021年4月,珠三角城际和武广客专公司也已完成路地股权无偿划转,至此,湘粤两省地方股权从武广客专全部退出,集团公司在武广客专的股权从原来的5.65%增至16.46%,在珠三角城际的股权由原来的23.42%降至13.61%,实现减亏。

每一次改革,就是一次突破。随着改革不断深入,集团全体干部职工思想进一步得到解放,改革探索创新的脚步持续加快,释放的红利越来越多。

2018年3月集团公司通过公开招商引进社会资本,开启了广州集装箱中心站BOT融资。该项目是国铁集团内首个路企融资的项目,也是在全路首次采用BOT融资根据功能分区将地块划分招商的融资项目。

广东粤通铁路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该项目采取招商先行,需求化定制,一二期共引进社会资金规模达60亿元,目前一期计划今年年底建成投产,二期争取2022年动工建设。”

2019年9月,集团完成全国第一单铁路市场化债转股项目厦深公司债转股,为全路市场化债转股创造了范例。

“此次债转股完全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运作,实现了对象市场化选择、交易价格市场化定价、资金市场化筹集。每年可减少一部分利息支出。”厦深铁路广东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持续推进生产组织和方式变革,集团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因循守旧会被淘汰,深化改革才能图强,要打破困局,必须改革创新。

2019年12月20日,按照支线一体化的改革思路,集团成立资许综合车间,管理单元由7个合并为1个,减幅85.7%;车间由3个减为1个,减幅66.7%;班组由18个减为8个,减幅55.6%;人员由324人减为212人,减幅34.6%。

大幅做减法,效率却不断提升:资许综合车间调车效率提升30%、值班员工作效率提升100%、货运人员劳动效率提升40%、小运转机车运用效率提升33%、工务设备维护劳动效率提升100%。

资许线的变化,仅仅是集团公司推进一体化改革的一个缩影。5年来,集团按照“大运输、大安全”理念和“管理融合、专业负责”总体思路持续推进劳动生产组织一体化改革。重点持续推进高铁阳江等综合维修一体化改革,在高栏港站推进站企一体化,在海南叉石线、昌八线、云支线等推进支线一体化,在江村、石龙等5个站试点推进站机货一体化,在株洲北等6个编组区段站“站机”一体化建设,在各站区推进应急处置一体化,在海口机辆轮渡段推出机辆一体化,实现各专业高效联动、深度融合发展,提升生产效率。

效果立竿见影:长沙车务段、长沙货运中心和长沙湘通国际铁路港公司大力推进站机货一体化建设,装卸车效率不断提升,今年8月14日创下了单日装卸车968车的历史纪录;石龙站推进站机货一体化建设后,停时压缩6%、中时压缩53%;高栏港站实施站企一体化建设后,实现两条装车线能力由原来日均8列提升到12列。

“下一步我们还要进一步总结一体化改革工作开展情况,轻看成绩、重看问题,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建设,固化一体化改革成效。”集团运输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瞄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坚持改一件,成一件,不断释放改革创新活力。

5年来,集团打破单位之间、车间之间的条块壁垒,持续推行专业修、集中修、规模化生产组织模式,实现集约化、扁平化的检修生产管理,提升维修天窗共用率,大幅提高作业效率。其中,工务系统2020年共撤销210个线路工区、2个检查工区,新增54个维修工区,组建12个普铁路基车间,每年可节省37920个工天。电务系统严格落实车间集中组织生产原则,优化生产力布局,将小工区整合为大工区,累计减少现场班组97个。供电系统推行普铁“跨段跨车间”规模化集中修和高铁接触网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集中修,劳动效率提升60%。

5年来,集团持续推进修程修制改革,根据近年来检修投入、故障率水平等基本情况,区分不同修程、速度和牵引质量等级,以及不同线路类别和运用环境,研究设备故障机理和变化规律,进一步优化调整设备维修周期、检修标准和检修范围,科学开展差异化维修,全面提升设备检修运用水平。推进设备全寿命周期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研究及成果转化,逐步实现从周期计划预防修向数字化精准预防修转变。在路网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2020年集团行车设备故障较2015年同比下降36.3%,其中高铁下降20.3%、普铁下降43.4%。

5年来,集团组织技术力量,对影响检修周期的关键系统和部件开展有针对性的检测、试验和分析,深入研究关键部件的检修技术要求,制定检修技术条件,推动部件自主检修,不仅压缩了检修时间,而且节约了检修费用,还提升了设备运用效率。对比前年,通过实现牵引电机、轮对等关键部件自主检修,动车组三级修组均修时由41.9天压缩至23.9天,压减了42.9%;动车组四级修组均修时由76.8天压缩至38天,压减了50.5%。和谐型机车C4至C6修委外修支出占比由60%减少至40%。

5年来,集团持续推进“拉通、联劳、提速、增吨、加密、补短、均衡、精细、减繁、激励、保障”运输挖潜11条措施;持续优化“1234”运输组织体系,围绕“一日一图”,发挥调度员、值班员“2员”在运输组织中的核心作用,紧盯货运、调车、技术“3个作业”效率,高质量编制货运、列车、机车和施工“4个计划”,运输效率大幅提升。2020年中时、停时、周时、机车检修率等指标分别为4.8小时、20.4小时、1.96天、6.2%,较2015年分别压缩17.3%、11.7%、20.0%、39.2%。

5年来,集团持续推进企业人事、分配、用工三项制度改革,以及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工作,实现职工收入增长与企业效益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十三五”期间职工收入年平均增幅显著提升,累计压缩劳动用工需求7310人,减少接收新增人员14903人,企业活力和发展动力明显增强。

大力推进技术创新,集团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向创新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

5年来,集团坚持“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持续推进科技创新,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5G、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不断优化管理,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效率和效益。

一年一个样,5年大变样。科技创新带来的改变,日新月异。在江村站,这种改变,尤为直观。

2018年集团提出:“将江村站建设为全路一流的现代化编组站”总目标。按照集团的总体部署安排,江村编组站综合自动化(CIPS)系统于2019年开始建设,历时2年,完成了11个站场的设备改造及20套车站信号安全控制系统软件升级改造。

江村站于今年首次在全路创造性地结合5G+北斗卫星高精度精确定位系统、GIS高清地图等先进技术,研发了枢纽站可视化作业管控平台和作业终端,实现了编组站调机自动化(BDZ),实现了调机和作业人员位置的实时定位和跟踪,实现了对移动设备和人员的有效管控。进一步提高了CIPS系统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有效地提高了编组站作业效率和专业融合,大幅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与改造前相比,江村站日均办理车同比增长34.0%、中时同比下降0.3小时,运输效率不断提升。

5年来,集团大力以“智慧广铁”建设为牵引,探索推进“信息化”建设,深化车机工电辆等各类设备智能检测监测安全保障技术应用力度,提高设备运行状态掌握能力和精准施修能力。全面实施智能办公、智能运输统计等项目,提高工作效率。

探索推进“数字化”转型,总结升级“智慧江村”经验,推进建设“智慧怀西”等智慧站场建设。2020年12月26日,怀化西编组站正式开站运营,新一代编组站运用了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研发的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SAM系统。随着怀化西SAM系统投入使用后,可推行兼职并岗,其管辖的8个信号楼,岗位可缩减1/3。

探索推进“智能化”发展,大力推进机器人运用,逐步优化各类动车组一级修“人工技检”与“机器人检”的交检分工,提升检修质量。着力推进牵引变电所、通信信号机房等关键设备智能化监控检查力度,利用智能设备诊断设备运行状态,实现运行值班无人化、巡检保养属地化、修理试验专业化。

今年7月19日,京港高铁赣深段首个无人值守智能高铁变电所受电成功。“智能所主变采用卷铁芯变压器,空载损耗降低40%,年节省电费约35万度。”中铁电气化局赣深项目部副经理林武宾介绍道:“智能牵引变电所的监控后台,智能化特别强大,一旦设备发生故障,智能后台能实时提供出预案,检修人员迅速确定范围,从而大幅提高工作人员的检修效率。”

与此同时,集团强化“人机换算”理念,采用新的科技装备,相应地优化生产组织、精细管理过程,切实同步提升效率、质量和效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5年来,集团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应用技术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集团公司科研立项699项、同比增长89%;主持国铁集团科研项目18项、同比增长20%;先后与中南大学、华为公司、铁科院签订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

改革不停步,发展不止步。带着“越是困难越向前的”豪迈气概,胸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迈着“胜似闲庭信步”的步伐,以“一马当先干在前”的实际行动,集团公司党委、集团公司锚定改革创新目标,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步接着一步走,稳扎稳打,真抓实干,善作善成,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共同为改革创新想招,一起为改革创新发展发力,奋力在建设现代化铁路强国新征程中全方位走在前列、争当尖兵,努力创造新的辉煌!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更多阅读>>
+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