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艺术 > 详细内容

秋月寄乡思

发布时间:2021-09-18     浏览:81

  台风“康森”退去的那晚,天空格外晴朗,月亮明显变得圆润了许多。也许是月明的缘故,星星有点稀疏。妻子跳广场舞去了,我耐不住夜晚的清闲,于是,起身出门,到翠色一片的荷塘边上漫步,赏月观花,让心中的情思悠然生长。

  月色,最容易触动人的内心,激活人的情愫。不知什么原因,那天晚上我特别多情善感,许多往事如放电影似的一幕幕浮现,有小时候光腚的画面,有青春懵懂的羞涩,有人生烦恼的迷惘,有追求美好的任性……是啊,我是有故事的人,而且还很多,怎么忘都忘不掉,就像“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总有唱不完的甜酸苦辣。当我离开故土的那刻,便烙上了“农垦人”的身份印记——成了农垦人,时间久了,他乡早已变成了故乡。每每思及此,我都会触景生情,吟唱起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美好的诗情画意,会瞬间消解我的孤寂。

  大凡游子,心思都是各异的。有人说,故乡的月亮最圆。其实,天底下的月亮都是一样的,阴晴圆缺总有时。我始终坚信,不管身处何方,父母健在的时候,天上的月亮才是最圆的,不然月圆人不圆,何来“圆”之说。

  我又想起父母做的月饼了。上世纪70年代末,我初中刚毕业,家在农村,生活并不富裕,父母供养4个小孩读书,非常困难,囊中拮据,过中秋是没钱买月饼的。可我知道,父母一定不会让我们“馋”着过节的。为解小孩嘴馋,父母操碎了心,白糖贵,就买两片三个手指宽的红糖,没有面粉就磨几斤米粉,再炒二两花生,和成一堆配料,揉成圆圆的小粉团,再用木制的饼模,压出核桃图案的素饼,人称“核桃饼”,然后放在木炭锅上烤熟,月饼便大功告成。“我们有月饼了,我们有月饼了。”父母看到我们奔走相告的劲儿,心中也乐开了花。

  中秋之夜,我们在皎洁月光下,围坐父母身边,欢天喜地吃着父母用心做的核桃饼,满足了舌尖上的味蕾,香甜的味道让我终生难忘。还有更难忘的是,每次中秋,父母都会给我们唱起那老掉牙的粤语歌——月光光,照地堂,虾仔(孩子)你乖乖训落(睡下)床,听朝(明早)阿妈要赶插秧啰,阿爷睇牛(放牛)要上山冈,哦哦哦……

  忆起这段亲情未了的旧时光,歌声悠然在耳,陶醉今生,这不正是“人团圆、月更圆”的有力佐证吗?

  荷叶上几只青蛙的叫声,把我穿越时空的思绪“叫”回了当前。如今一切都好起来了,尤其进入新时代后,家家户户过上了小康生活,脸上的笑容,美若荷塘银光点缀的花姿艳彩。没钱买月饼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然而,父母没有等到这一天,他们在十几二十年前便相继离开了我们。

  月下情思,仿佛起伏不定的波涛,感觉十分奇妙。记得吃着父母做的月饼,甜入心扉,总有说不出的喜悦,而父母不在了,又有一种不可言状的忧愁。正如家乡传唱的民谣那样:八月十五是中秋,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人杀鸡又焗鸭,有人煲粥煮芋头……人生苦短,生活还得继续。前两天,妹妹从深圳快递两盒香港生产的月饼过来,说疫情未断,不能来海南,叮嘱我中秋之夜,要告诉天堂的父母,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这是我们家风孝道的传承。

  天色不早,晚风渐凉。我作别今宵的荷塘月色,回家倚门等待妻子的归来,一同分享“花间一壶酒,双酌有相亲”的秋月乡思。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作者:高建帮
更多阅读>>
+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