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媒文摘 > 详细内容

追梦的“交响曲”——国家能源集团团青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1-05-08     浏览:440

  夜色渐浓,远在中蒙边境的甘其毛都口岸,甘泉铁路公司信号工杨月宁和她的同事正在巡检着沿线的信号设备。甘其毛都,在蒙古语中是“一棵树”的意思,在这里工作7年,杨月宁并没有因为环境的荒凉与艰苦选择退缩,就如同那棵树一样,扎根一线成为了这条铁路线上一盏永不断电的“信号灯”。
  “我们不仅是一名职工,更是怀着报国之心、自强之心、奉献之心、感恩之心的新时代青年,驻守祖国北疆就是为了保障铁路运输畅通。”杨月宁说。
  “让青春在一线闪光,让梦想在北疆绽放”,这是青春的誓言书,更是追梦的“交响曲”。其实在国家能源集团事业所到之处,还有很多这样的热血青年。今年的“五一”假期,在大渡河流域库坝管理中心工作的江德军主动放弃了休假,和在岗的同事们一起日夜监测和监控着坝体的安全。
  从一名监测工成长为管理人员,6年来,江德军把青春的汗水洒在自己的岗位上,和团队持续开发基于测量机器人的智能管控平台,产品从第一代已经迭代升级到第四代,不仅在流域9座电站应用,而且推广到大唐集团、国家电投等外部单位。
  在国家能源集团,8万多名青年员工就意味着8万多股青春的能量,他们犹如夜空中的星星,分布在祖国的东南西北,在自己的岗位上建功立业。青春向党,共同的理想信念让他们的青春之力聚成了一团火,在“一个目标、三型五化、七个一流”发展战略统领下挺近世界一流。
  从满天星到一团火,强大的聚心之力来自于集团团委3年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聚焦主责主业,以党建带团建为统揽,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主线,以促进青年成才成长为使命,深入推进“强基、铸魂、成才、建功”四大工程的持续领航。
  强基与铸魂——青春向党已成为青年的自觉选择
  2018年11月,国家能源集团团委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委员会,三年来,集团团委始终牢抓政治责任,加强青年思想引领,把政治建设摆在团青工作的首位。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组织团的十八大代表讲团课,举办团的十八大精神专题宣讲报告会、专题学习培训班,不断提升广大青年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
  依托“三会两制一课”“青年大学习”等载体活动,广泛开展青年思想理论学习,系统推进“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引领团员青年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同时,把抓牢政治保障作为全面夯实团建工作的基础,积极开展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课题研究,组织制定国家能源集团党组关于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方案,持续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
  深入推进青年和共青团工作协作区建设,分区域、分板块有效加强团青工作交流指导,围绕国家能源集团深化体制改革部署,指导31家子分公司团组织完成换届工作,指导4家子分公司成立团组织,做到了“应建必建“”应换必换”。
  制定青年五四奖章评选管理办法等制度,在中央企业率先建立基层团组织书记述职工作制度,推动团建工作责任制落实到位。
  强基与铸魂,让青春向党成为了国家能源集团青年的自觉选择,每一颗青心里浓缩了对党的忠心,对事业的诚心,乐业敬业蔚然成风。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青春拔节抽穗最持久的营养剂。”宁夏煤业公司团委书记,煤制油气化二厂党委书记、厂长姚强说,作为宁煤煤基烯烃、甲醇制烯烃和400万吨煤制油项目建设的亲历者,我见证了煤制油化工产业从技术受制于人到创新突破再到技术输出的华丽转身。而这其中青年职工发挥了应有的担当,他们把火热的青春与行业的发展、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绽放出青春之光。
  据姚强介绍,特别是2020年,在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施工人员紧缺、设备到货慢等不利因素下,宁煤公司团委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能源集团团委部署要求,带领青年突击队实施400万吨煤制油项目建成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大检修,昼夜奋战40多天,完成检修任务10042项、实施关键技改29项,煤制油装置首次实现了双线满负荷。今年一季度,煤制油项目产量屡创新高,完全成本同比下降12.7%,实现首季开门红。
  陈家骏是江苏公司谏壁发电厂发电部的一名单元长。从一名青年技术工人成长为国家能源集团技术能手、江苏省技术能手,这其中没有特殊的秘籍。10年里,他从未缺席过全厂机组的重要检修任务,带领团队多次参与百万机组技术创新,为机组实现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做出了贡献。
  “小我与大我的统一,离不开青年人的自我奋斗,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应有‘自找苦吃、甘于受累’的韧劲和决心。”他说:“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党的革命先辈无一例外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他们的理想之远大值得我们学习。”
  尽管地域不同、岗位不同,但他们用质朴的语言、实际的行动回答了青年共同的选择与努力的方向。
  成才与建功——追梦圆梦已成为青年的不懈追求
  青年员工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三年来,国家能源集团团委牢抓根本任务,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深入开展青年大讲堂、青年技能大赛,广泛开展“青年营”“导师带徒”系列活动,做实“推优入党”“推优荐才”工作,为优秀青年脱颖而出搭建平台。
  举办“青年对话首席师”“青年对话劳模”系列宣讲,深入开展“青年五四奖章”“两红两优”评选表彰,创建“浪漫国家能缘”青年交友品牌,常态化举办线上线下活动,切实加强对青年的人文关怀。
  找得准、贴得近、办得实,为青年员工成长成才培植沃土的同时,集团团委还抓牢工作主线,激励青年建功立业。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围绕集团“一防三保”“碳达峰碳中和”、国企三年改革行动和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等重要工作部署,聚焦核心技术攻关、科技项目研发、智慧企业建设等重点工作领域,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大力推进“号手岗队”等“青”字号品牌建设,广泛开展“五小”创新、QC小组活动,在急难险重工作中充分发挥了突击队和生力军作用。
  王飞是神东设备维修中心的一名焊工,更是“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得主。作为一名青工能够亮相国际大赛,王飞坦言,自己的每一次成长离不开集团团委、神东团委培养与支持。
  去年,在国家能源集团团委支持下,神东团委成立了“王飞青年工匠工作室”。为便于工作交流,王飞创建了星火志愿网络工作交流群,目前有焊工150人入群。线上,每天他利用业余时间给大家分享焊接知识,帮助解答焊接疑难问题,分享技能信息600余条。线下,他进行现场培训30多次,累计培训300多人,有23人实现了技能考级提升。
  乐于追梦,善于圆梦,从中不难管窥。90后的朱竞争是安顺发电公司的一名区域组长。在去年贵州公司举办的首届“黔进杯”热控技能竞赛中他崭露头角,获得二等奖,被授予公司“技术能手”、“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成为该专业获此殊荣的最年轻青工。
  从最开始的“职场菜鸟”蜕变成了如今能够驾轻就熟“老司机”,朱竞争说,自己的成长离不开集团、公司为青年员工搭建这样的舞台,离不开青年人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氛围感染。
  对青年成长成才、岗位建功,国家能源集团团委有统一的部署,在各子分公司团委更有精准的落实落地与创新。其中,在浙江公司北仑电厂团委,从2018年开始,就创新型的开启了“移动课堂”,2018年,受大修现场的一位青年启发,团委开启3年来,“移动课堂”走进一线“手把手”指导修机育人,走进“智慧电厂”的蓝图擘画,走进高精尖企业、走进“一带一路”。
  活动的精准开展,让青年了解了前沿科技,引导青年从跟着学向自己干的方向演变,为创新创效赋能领航。截至目前,“移动课堂”已经开展26期,青年覆盖率100%,相关经验被《中国共青团》杂志刊发报道。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当熟悉的旋律再次在火热的五月响起,在青春奔涌的大江大河里浪花朵朵,所到之处,与企业同行,与时代和国家同心。
  这就是国家能源集团青年追梦的“交响曲”。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作者:本报记者 马卷
更多阅读>>
+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