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媒导读 > 详细内容

创新引领 科技赋能 ——首钢上半年产品推进和技术创新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0-07-31     浏览:345

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正常的生产秩序,面对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集团钢铁板块保持战略定力,认真贯彻落实集团“两会”精神,坚持目标任务不动摇,充分发挥协同优势,上下一心团结奋斗,向全体职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坚定信心勇于担当

目标任务在严峻考验中完成交账


上半年,各单位克服突发疫情和市场下行的不利影响,产品结构持续完善,产线能力稳步提升,逆势而上,其中,高端领先、战略产品、EVI供货量均创下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战略产品稳中有进实现突破。汽车板实现产品结构和用户结构双优化。免中涂外板和锌铝镁汽车板产品齐头并进,取得可喜进步,上半年产量提升幅度在100%以上,成为首钢拓展汽车市场的尖兵产品。电工钢挖掘产线潜能、优化存量,无取向高牌号电工钢月产量增幅达43%,其中35SW300以上超高牌号和新能源无取向产品同比增幅超18%。通过二十辊机组提速,取向宽、薄规格实现稳定增量,宽规格产量同比增幅超16%,超薄规格产量同比增幅超18%。镀锡、镀铬产品协同推进。DR材产量同比增加2倍以上,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产销研团队克服疫情影响,通过电话、微信、网络会议等多种方式,密切联系客户,稳步推进产品认证工作。高端罩退一次材主要供奶粉,DRD罐,食品饮料底盖和气雾阀,上半年通过多家龙头企业认证。多个级别高延伸DR材完成试制,主要质量指标达到该领域世界最好企业的产品水平。

新产线达产达效进步显著。中板产线产量稳步提升,其中船板、桥梁、风电、能源用钢四大类产品完成全年目标的72%,风电钢实现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桥梁钢国内市场占有率跃居第3名,实现跨越式进步。4300毫米产线单月轧制量、热处理产线单月处理量,均超首秦阶段最好水平。针对6类中厚板产品,在原有成分基础上开展了工艺降本攻关,累计降成本近4000万元。MCCR产线实现阶段达产目标,日产炉数达到31炉,创下新高。镀锌高强线成功试制DP1180MPa级产品,产品厚度规格覆盖100%,宽度规格覆盖95%。

持续深化“挂牌督办”工作机制。坚持以用户满意为交账目标,有效提升了质量问题处理效率,提高了用户对首钢产品的认可度。2019年已完成整改项目29项,交账计划完成率达96%。2020年持续深化工作机制,扎实推进挂牌督办计划项目,上半年整改项目完成率达到100%。基地挂牌督办工作已实现常态化推进,以日常督导检查促进各项整改措施高效推进实施。


创新赋能引领发展

技术攻关助力生产经营稳步迈进


上半年,集团各单位坚持依靠技术进步支撑企业经营发展,围绕“提质增效”这个中心,以技术创新为着力点,持续推进关键工艺技术攻关,打造技术领先优势,大力开展技术攻关工作,将技术力有效转化为生产力。

铁前专业针对疫情导致京唐球团秘鲁粉不足问题,抽调精兵强将,全力开展替代资源的开发及优化应用,确保球团矿质量及综合炉料性能,截至目前已进行了15种替代资源研究,实现补充资源190万吨。其间京唐高炉冶炼稳定顺行,上半年3号高炉平均系数达到2.36吨立方米/天。京唐烧结通过布料系统改造、提高褐铁矿比例、优化固废结构等措施,料层透气性得到改善,烧结矿中铁酸钙含量保持在较高水平,为高固废配比、厚料层下烧结提产创造了有利条件。二季度连续三个月500平方米烧结机利用系数月均达到1.40吨/平方米/小时,创历史最好水平。针对进口煤与国内同种煤相比价格更低的实际情况,技术人员在京唐焦化开展了提高进口煤配比的试验研究,经过集中攻关,将进口煤比例提升10%以上,吨焦配煤成本、折合吨铁成本都得到显著降低,6月以来累计配煤降成本达2300万元。

炼钢专业围绕降低转炉出钢温度、缩短RH真空脱碳时间、提升RH精炼效率持续发力,炼钢生产效率整体提升50%以上;京唐二期VD实现[H]≤2ppm、[S]≤20ppm的稳定生产,真空处理率提高到90%以上,精炼周期缩短5—9分钟。贵钢电炉平均冶炼周期缩短17分钟,达到特钢行业电炉全废钢冶炼较好水平,月最高产量提升14%,炼钢工序成本降低120元/吨;水钢高碳品种钢热装热送量达到15000吨/月,吨钢降本7—10元。

轧钢专业坚持问题导向,在提高隧道炉与轧机设备功能精度基础上,通过优化粗轧与

精轧的辊形配置及配套窜辊策略、活套张力控制工艺、轧制负荷分配等措施,显著提高了MCCR轧制稳定性,降低了轧辊磨损,SPA-H的轧制公里数提升了60%。薄规格比例提升近一倍,粗轧跑偏堆钢次数降低9成以上。GA镀层质量攻关取得积极进展,通过合金化工艺的调整优化、光整辊粗糙度和光整工艺的优化,GA镀层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两个牌号GA高强钢上半年正式通过了日产—雷诺—三菱联盟的全球材料认证。继去年连退超高强钢RP153-980B后,首钢980MPa及以下级别镀锌产品也实现了日系高端车企全覆盖。锌镁铝胶接性能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完成多家高端车企主机厂胶接认证实验室评价,实现胶接合格率100%。


体系制度持续完善

高效协同让创新成果分外亮眼


上半年,集团持续深化“一院多中心”研发体系建设,技术研究院以“创新、引领”为核心,技术中心以“及时、高效”为焦点,不断强化技术协同,促进基础研究的“冷工作”与现场生产的“热工作”平衡发展。按照集团管控的科技项目统一论证、统一评审、统一管理原则,围绕共性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线等设立重点研究项目11项,技术中心负责近一半项目,上半年指标完成率达95%以上,凸显了体系改革的创新效能。同时,搭建技术中心—生产基地—研究院三方多维度评价体系,上半年完成了对技术中心领导人员的述职考核与综合评价,目的在于以评促改,以评促变,以评促提升,推动技术中心管理水平及领导人员履职能力不断进步。

科技创新制度体系趋于完善。上半年,《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科技保密管理规范》正式颁布实施,进一步加强了集团科技保密管理工作,有利于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科技管理部门到首建集团、首钢国际等6家股权投资平台单位开展首钢科学技术奖励制度宣贯,通过对制度细节信息的深入解读,深化各单位对制度的理解和掌握,加强制度执行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集团各单位聚焦高效协同,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的理念,力促科技资源创新要素流动共享。上半年,集团共有10项科技成果被推荐省部级科技奖,其中牵头成果8项,集团公司牵头的“大型高炉低碳冶炼用优质球团矿开发与应用”“高鲜映性免中涂汽车外板生产技术及装备”、股份公司牵头的“迁钢钢铁生产全流程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究及集成创新”等3项成果推荐为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量、质齐升,实现历史性突破;环境公司牵头的“建筑废弃物全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及其应用”、北冶公司牵头的“高纯净铸造高温合金母合金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研究”2项成果推荐为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集团公司参与的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基于汽车复杂结构件轻量化设计需求的增强成形性双相钢开发及其应用”、股份公司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大宗钢渣源头减量与跨行业协同利用技术”、主持的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超高效低损耗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电工钢的关键技术及应用”、京唐公司主持的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吉帕级先进汽车高强钢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获批立项;与农机院联合组织策划的工信部“农机装备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招投标获最高分。合计将获得资金支持超2000万元。

集团坚持标准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产品质量提升相结合、与企业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持续完善产品标准体系,以高质量标准带动材料升级。上半年主持和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10项,发布国、行、团标准13项。4项标准项目初步入围“钢铁高质量发展标准引领行动”,2项标准获得2019年冶金技术标准优秀奖二等奖。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作者: 宋鹏心
更多阅读>>
+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