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艺术 > 详细内容

诗与思.专栏

发布时间:2020-04-10     浏览:352

诗歌是一种精神真实  

  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真实不存在于生活,只存在于写作者的内心。
  正如现实主义不会来源于生活,只会来源于一些人的内心。
  时代的肖像不是一个人、几个人或者一群人塑造的,但是,它总与无数个处于紧张的内心冲突中的人相关。紧张的内心冲突构成一种旋律,从而发出赤子之声,时代的肖像因此有了真实的解脱。
  一个有信仰的人,如果他不想妥协,便总是处于紧张的内心冲突之中。如果没有这样的冲突,就不可能有某种秩序的改变。
  对于写作者而言,只敬畏文字是不够的,这是对写作者境界期待的降低。
  最后的写作者是为信仰而坚持下来的人。

 · 内心 · 信仰

  诗歌是一种精神。你可以不写诗,但要知道诗歌的精神,那就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作为你取景于世界的方法。你不断取景,不断地看见,你每天看见的同一样东西也是不同的。你看着月光,想起喷泉时,你的心也立即被诗歌化了,被诗歌带到了无限的意象世界里,你能看见以前从来看不见的东西,由这些看不见出发,又能想得更远了。
  此心一备,无时不在。也只有此时,你才拥有了和世界对话的资本——有时你得
  知道,你不是为着歌颂这个世界而来的,而是要和它作战。

诗歌论

  在我看来,好的诗歌,并不是每一片羽毛都闪闪发光,而应该有一种朴素的悠长,如用时间深处的余温温一壶酒,将自己饮醉。
  寂静是最适合怀念的软垫,孤独是最适合回忆的光线。真正的好诗是让人无法拒绝的美味,它创造出甜蜜的、崭新的力量。
  生活的每一个地方,其实都充满了诗性,不过,它们很调皮,喜欢和诗人们“捉迷藏”。诗人的工作就是去发现它们,要像金矿的老板那样贪婪,像猎狗那样灵敏。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更多阅读>>
+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