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媒文摘 > 详细内容

新基建引导下的战略再思考

发布时间:2020-04-03     浏览:314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运行重点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进度。在此次会议中,新基建所引起的关注仅次于疫情防控,这从侧面反映了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以及目前所存在的困难。

事实上,新基建概念早在2018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就有所提及,彼时明确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定位。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可以理解为中央已经把新基建列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各省随后公布的相关投资计划也标志着新基建正式启动。

通过一年来的具体实践,社会对新基建的内涵逐渐形成了共识:立足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或是信息化经济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5G网络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涉及通信、电力、交通、数字等多个民生重点行业。其显著特点是:周期性、稳定性、新产业。

据统计,截至3月1日,全国已有13个省市区发布了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清单共包括10326个项目,其中8个省份公布了计划总投资额,共计33.83万亿元,而这33.83万亿元的基建项目中,更多的是用于新基建投资。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是从地质勘查业务成长起来的具有全球化视野、专业化能力、企业化经营的大型央企,以资源勘查、新能源开发、生态环境治理、地理信息、地下工程建设、农业地质技术服务等六大板块为核心主业,以及以建设工程、自有土地开发、宾馆旅游、加工制造等为辅助产业(简称“6+1”)。从“6+1”产业布局看,与新基建近而不密。

总局党委书记、局长赵平在总局2020年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树立产业发展新理念,持续开展产业发展研究工作,根据形势与政策变化,及时调整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目前,总局正处于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时段,“转型”可以解读为跨行业发展,而“升级”则是筑牢主业并予以提升。从现有的产业板块及战略规划来说,与新基建的结合尚有距离,而服务理念的不断更新及战略定位的适时调整应该是赵平局长上述讲话的真正内涵。

总局是“三个地球”建设的倡导者、推动者和建设者。“透明地球”离不开5G与工业互联网,“数字地球”离不开大数据中心,“美丽地球”离不开城市基础建设,客观上看,新基建与“三个地球”建设密不可分。对总局而言,新基建尽管是非主业行业,但由于有足够的市场容量、合适的发展契机、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战略上足以引起高度重视。

随着中央及各省市对新基建的逐步落实推进,财政部对中央资金安排作出了调整,表示要集中使用部分中央部门存量资金,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确保资金跟着项目走。发改委也将会同有关方面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快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组织地方抓紧准备专项债项目。不同部委扩大专项债规模的意向,对于基建的撬动必然会产生叠加效果。据专家预计,今年专项债规模会突破3万亿元。

市场政策的敏感性、市场机遇的把握性及市场环境的适应性的表现,能够体现一级央企在重大政策、重点工程、重要目标前的智慧与能力。几十万亿元新基建的市场容量已经极具吸引力,而其后期可能孵化出的新消费、新制造与新模式前景更是不可估量。

总局应适时调整战略思维,有意识和责任见证并参与国家重要时期的特殊建设,与其他央企共担市场风险,共享机遇成果。一是把参与新基建写进总局的“十四五”规划中,从企业战略上加以升格,在产业布局及目标成果上有明确要求;二是在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上有所侧重,以业务互融、金融互补、理念互助为主要依据,加强与新基建产业相对密切企业的联系,比如,同是央企的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中建、国家电网等;三是在人才培育上,不囿于现有体系与专业需求,有提前谋划与布局的眼光,着眼于未来5~10年新产业的发展需求;四是加快现有产业的延伸,从地下工程建设、地理信息、机械制造等产业入手,先行参与新基建,探求进一步介入的项目与路径;五是利用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契机,加强对新型行业的并购重组,借以融入国家产业政策,分享国家新基建带来的红利。

消费、出口与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受疫情影响,今年的消费与出口已然受阻,投资成为稳经济的主要原动力,而新基建又是近期或未来几年内稳投资的重要方向。无论如何,在新产业、新模式风起云涌的新时代,驻足观望与犹豫不决必将会被时代所隔离,适时调整战略并奋起直追才是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最好方式。

(作者单位: 中能化信息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作者:张 宏
更多阅读>>
+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