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2-20 浏览:49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以来,“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已经成为专家反复大家注意的防疫诀窍,保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能有效遏制病毒传播。中信大厦通过完备的VAV空调系统集中处理空气,将空气杀菌净化后输送至客户区域,确保室内空气清新健康,在特殊时期为客户提供安全、放心的办公环境。
1、相互独立,避免交叉感染
中信大厦采用VAV空调系统,空调供应按楼层设置,每层的空调供应由楼层内设置的两台空调机组AHU和末端VAV设备提供,不同楼层间不存在回风内循环。新风取风口设置在设备层南北两侧,直接从室外取新鲜空气,同时每办公楼层分区域设置独立排风系统,通过排风竖井排至设备层东侧和西侧室外空间,新风取风口和排风口分别设置在大厦不同立面,且两者垂直管井相互不交叉,避免楼层间空气流通。
2、五道过滤,有效抵挡病毒细菌?
供应每个楼层的空气经过空调机组内设置的G4初效过滤器、两道高压静电过滤器、F7袋式过滤器、耦合催化板共5道空气净化过滤装置处理后才送至客户区域。G4初效过滤器可过滤5微米以上颗粒(飞沫的直径大于5微米);两道高压静电过滤装置可吸附0.01-0.3微米的颗粒(新冠状病毒的直径约为0.08微米),对病毒等微生物一次净化效率达91.5%;F7过滤器可过滤1微米以上颗粒(PM2.5的直径为2.5微米);耦合催化板光催化装置能高效降解臭氧,分解TVOC(苯、二甲苯、甲醛等有机挥发物)。因此,中信大厦的中央空调能高效去除PM2.5可入肺的细小颗粒,分解TVOC(苯、二甲苯、甲醛等有机挥发物),同时很好的抑制病毒的扩散和传播。
3、24小时运行,保证空气清新?
为加强办公区域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中信大厦空调运行模式调整全新风模式运行,运行时间由原早7点至晚8点调整为全天24小时运行。集团区空调系统自1月2日起调整为全新风模式运行,其他已投用区域(包括三层、四层、大堂、餐厅、地下室物业用房)也于1月22日调整为全新风模式运行,强制关闭回风阀,并确保室内排风量与新风量相匹配,室内形成空气直流,加强室内通风换气量的同时,污染空气直接排至室外,有效防止污染空气通过空调系统向其他区域扩散,同时相应区域机房每日巡检两次。
4、全区域覆盖,加强空调系统防控
疫情防控不遗漏任何人员密集地方,中信大厦通风空调系统疫情防控全覆盖。员工餐厅使用期间保证送排风系统正常运行,使用结束后新风与排风系统应继续运行1小时,进行全面消毒处理,并设置紫外线消毒等等临时消毒设施,利用非使用时间对区域进行消毒处理。地下车库的通风系统在上班前1至2小时开启,保证工作期间连续运行,确保区域内空气流通。同时,卫生间、开水间等区域的排风系统正常开启并保持全天24小时连续运行,通风效果达到设计使用要求,每日对卫生器具进行消毒处理。电梯轿厢内的通风空调系统全天24小时连续运行,每日对电梯轿厢进行消毒处理,并配置移动式紫外线消毒灯,利用非使用时间进行紫外线消毒处理。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的物业用房保持新风系统最大新风量全天不间断运行,保证机组的防冻保护功能安全可靠,保证人均新风量不低于30立方米/小时。同时,中信大厦中央控制室全天24小时对大厦通风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及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空气监测,包括大厦内外空气的PM2.5、二氧化碳、温度、湿度等情况。
5、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平稳运行?
中信大厦设备运维人员利用假期对空调设备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清洗和消毒。包括已投用区域11台送排风机、1168台风机盘管,86台VRV空调室内机、81台空调机组的初效过滤器、双层高压静电模块、表面式冷却器、加热器、加湿器、凝结水盘等易集聚灰尘和滋生细菌的部件的清洁和消毒,频率为每周清洁和消毒一次。检查通风空调及给排水设备机房、管井、厨房、卫生间、清洁间等区域排水点的地漏水封气密性,及时注水保持地漏水封完好,防止排水系统传播病毒,每2至3天用消毒液对设备机房、地漏进行一次消毒。每日检查生活给水系统消毒设备的工作状态,对非密闭式污水泵井每日喷洒消毒,确认其平稳运行。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中信大厦全体职工展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信集团决策部署,以科学严谨、踏实耐劳的工作作风,全力投入到抗疫防疫工作中去,借助各种先进科学手段,有力保障楼内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为抗击疫情“阻击战”做出了积极贡献。(汪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