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2-24 浏览:453
特约记者 武越
核心阅读
今年以来,余吾煤业顺应形势,坚持宏观和微观“两并重”,坚持技术和管理“两手抓”,坚定不移推进集约高效矿井建设,全面推进开采智能化、施工安全化、队组最优化工作,实现了以效率保生产、以效率提效益的可喜变化。
何为集约?简言之,就是在充分利用一切资源的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何为高效?就是在相同或更短的时间里完成比其他人更多的任务,而且质量与其他人一样或者更好。今年以来,余吾煤业以科技攻关优化开采、智能改造减人提效、兼并优化激发效能,积极打造集约高效示范矿井。
科技攻关 优化开采
余吾煤业在智能化矿山建设的大背景下,打破智能化矿山建设 “早醒晚睡”的业内现象,依靠科技攻关力量,致力于矿井“一优三减”,8m小煤柱开采、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单进提升“一面一策”,大倾角回采现场实践,水力切顶卸压护巷,高应力监测等技术研究,让井下开采更加安全高效。
最典型的就是“大长厚”综采工作面的优化设置。该公司通过“集约布置、加大拉长”,规划布置“大长厚”高效工作面,减少掘进工作面数量,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以N1105“大长厚”工作面为例,顺槽长度3117m,切眼长度300m,总可采储量598万吨,回采周期可达两年以上,相当于回采了两个“普通”工作面,同比可减少一次安装回撤及收尾环节,折算节省费用1052万元,减少运搬队辅助用工3280个。目前,该公司N1105工作面安装工作已接近尾声,计划2020年3月份开始回采,是该公司2020年主采的集约高效“大长厚”工作面。
在全面优化开采的前提下,该公司还在S2200-1工作面实验8m小煤柱护巷开采技术,减少工作面煤柱留设提高采区回收率;在S1205推广快速收尾工艺革新,将收尾距离缩短3m,收尾时间由15天缩短到12天;推广“一面一策”优化支护方案,使掘进效率提高33%,支护成本每排节约120元,单进水平最高达到了320米/月。
智能改造 安全高效
在南一采区回风上山掘进工作面,综掘一队职工苏拥军正和他的3个队友在掘进完一排后使用新引进的CMM2-15型煤矿用液压钻车进行支护,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已经全部支护完毕,相比于以前使用单体钻机进行支护最少用时2个小时来说,支护效率提升了一倍,而且用人减少了一半。
煤矿巷道锚网支护速度一直是制约矿井高效开采的主要因素之一。今年以来,该公司在井下所有掘进工作面进行推广锚杆钻车,不仅可以旋转60度支护掘进,更方便矿工进行锚网支护,减少体力消耗。实现巷道内不同高度、不同角度锚杆(索)孔、炮眼孔、探测孔的高效钻孔,还可顶、帮同时进行钻孔作业,大大缩短了支护作业时间,提高了支护效率及操作人员的舒适性。
“自推广使用锚杆钻车以来,我们队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圆班正规循环最高达到了11排。”该公司综掘一队队长华国明说道。
今年以来,该公司先后完成井下综采、掘进方面设备改造创新25项,其中放煤指示仪的改造、主井调绳平台改造等让井下开采更加安全高效。
兼并优化激发效能
余吾煤业通过提升队组能力,优化劳动组织,达到了“提升队组能力和水平,压缩人员数量”的目的。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在优化分配的同时,还引入“市场化因素”,创新推行吨煤单价管理方案、设备安装(回撤)定额方案、延米单价和量化记资管理方案,提高了职工积极性。
以综采、掘进和二线队组三个方面来说,该公司将四支综采队调整为“三支主采、一支配采”,以“一专多能”为目标,加强职工掘锚支护等修巷技能培训,综采队组负责回采的同时,兼负工作面顺槽内扩帮、拉底、挑顶等修巷工作,仅此一项减少队组零散用工30多人;推广“掘钻抽”一体化掘进队组,达到了“减少作业头面、减少作业人员、提升掘进效率、提升瓦斯治理效果”。目前,减少专业打钻人员30人。按照“能兼则兼、能并则并、一专多能”的定员原则,对辅助岗位采取“撤并兼职”措施,对二线辅助队组干粮工实现撤岗,目前共计优化岗位8个。
在优化重组的基础上,该公司引入市场化因素,以量计资,以件计资,一线队组设备安装(回撤)率提高了20%,井下风门维护延长了使用年限,运搬队组“快递物流式”运输,24小时到位率平均为0.97,48小时到位率平均为0.999,较以往分别增长8.6%和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