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营管理 > 详细内容

中信重工的新价值新追求

发布时间:2019-12-10     浏览:378

20191209164749_403651.jpg

▲ 在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中信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王炯,副总经理徐佐等领导到中信重工展位参观指导。中信重工董事长俞章法、副总经理徐伟隨同前往。

  

       新内涵 新担当 新动力 新使命

从1956年一路走来,中信重工人一路以定力笃行。特别是2016年以来,公司上下砥砺奋进,以“双轮驱动+创新驱动”,全面致力“三大变革”“四化发展”“五个并重”,在经济新常态中激流勇进,不论是传统动能,还是新动能,都实现了逆势增长和新的跨越。

  统计显示,2019年前10个月,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4%;新增生效订货同比增长55.68%;7项主要经营指标保持了全面增长……在传统制造业举步维艰、在同行业寒意料峭的大背景下,这样的业绩来之不易。
  “不忘实业报国初心,牢记制造强国使命。”
  在11月份召开的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大会上,中信重工董事长、党委书记俞章法进一步指出,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体现在对集团的战略承接,都要体现在与集团考核的精准对接上,中信重工作为“国之重器”,拥有“硬科技”,我们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全方位“对外合作”……“国之重器、硬科技、高质量发展、对外合作”,这四大关键词是中信重工基于三年大发展的新总结、新提炼;是公司对自身的最新标定和价值认定。它客观而承上启下地体现了中信重工对自身发展的新认识、新追求,前瞻而实事求是地划出了当前和今后中信重工努力的方向和重点,正成为全体中信重工人的新共识、新实践,也必将成为中信重工领衔中信高端制造乃至中国高端制造的价值点和路线图!

  新内涵、新担当

作为“国之重器”,中信重工实至名归、当仁不让。

  现在的中信重工,已经发展成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国家工业设计中心,世界最大的矿业装备和水泥装备制造商,中国最大的重型机械制造企业之一,中国低速重载齿轮加工基地,中国大型铸锻和热处理中心;拥有一批中国名牌产品;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被誉为“中国工业的脊梁,重大装备的摇篮”,国内知名的特种机器人研发与产业化基地,并正在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端矿业、绿色建材、高效节能等全流程技术装备解决方案供应商。
  担当“国之重器”的使命,近年来中信重工屡屡建功包括“神舟”系列飞船、国产航母、国产大飞机、电子对撞机、质子回旋加速器等国家重大工程和项目,并通过参与一批国防高精尖装备的研制和生产,在体现自身责任、担当和价值的同时,也进一步夯实了“国之重器”的地位和影响力。每逢重要时刻,国家的支持和高层关注,就是这一切最好的注脚。
  经过60多年的研发投入和持续积累,中信重工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硬科技”。
  业内专家指出,中信重工的“硬科技”,“硬”就“硬”在具有极高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难以复制和模仿;“硬”就“硬”在其无可替代的系统化组织性,不但需要国际化人才、高科技人才的市场营销支撑、创新研发支撑和管理支撑,还需要一大批高素质大工匠和工人创客作为工艺制造支撑;“硬”就“硬”在其核心竞争力综合体现在品牌价值优势、技术研发优势、核心制造优势、人才优势、客户资源优势、国际化优势,其稳定性、长期性和体系的完备性,不是资本大鳄和几家单位组成联合体就可以简单胜任……中信重工的“硬科技”,集中体现在其近20项国家乃至世界级资质和荣誉验证的核心制造能力和品牌实力;集中体现在其25项处于世界和国内领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形成的大型化、集成化、成套化、低碳化的绿色产业新格局;集中体现在以18500吨自由锻造油压机为核心的全球最先进高端重型装备所形成的一套完整的重装制造工艺体系。
  集中体现在公司与国内外65家大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矿用磨机、提升机、回转窑、辊压机、破碎机、矿渣立磨等6大具有国际水平的核心产品2018年订货量超过公司订货总量的80%以上;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矿业装备已覆盖澳洲、北美、南美、欧洲等高端市场。
  集中体现在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双创”平台,开放式构建的以“五院一中心”为主体,外加22个一线工匠、创客创新工作室为具体执行单元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及其形成的内生支撑、外接前沿、内外联动的多维、立体创新格局。
  集中体现在中信重工拥有上市公司平台,拥有一定的资本实力,综合授信充沛、融资渠道通畅,并形成了独特的市场、客户资源以及创新、制造和质量管控能力、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等工程化和产业化“综合素质”,完全具备产业迁移、转型发展的几乎所有条件……集中体现在公司拥有一支具备“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的人力资源队伍,并形成了“焦裕禄精神”、“工匠精神”等优秀的企业文化和红色基因,可以承接任何产业化创新!
  致力理念变革、结构调整、治理优化和创新引领,中信重工以双轮驱动提升价值、以深化改革突破机制,不断寻求着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恪守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定位,布局先进装备制造、机器人及智能装备、JM融合三大领域,打造关键基础件、重型装备、工程成套、备件服务、机器人及智能装备、JM融合等“5+1”产业板块,“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中信重工的新底色。
  2019年,中信重工新动能、新业态正全面做大、做强、做优:
  ——特种机器人产业发展已上升到中信集团的战略层面。
  ——以中信成像为载体,公司正加快工业CT领域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
  ——依托洛阳市先进装备与JM融合科创园建设,围绕国家战略、行业痛点、前沿技术、新技术应用,公司正不断通过“技术创新+资本运作”做强做大JM融合产业。
  ——依托科佳信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平台,公司致力打造中国高端超级电容和超级电源研发实验和产业基地。
  与此同时,中信重工创新研究院先后入孵包括中工业物联网团队、智能工厂、储变电等20多个新产业项目,全方位提升了中信重工的未来“颜值”和潜在价值……2019年,聚焦重大装备制造的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和成套化,公司传统动能正持续提质增效,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压舱石”“稳定器”。
  ——充分发挥自身配套能力和中信集团的协同优势,公司在对传统产业进行优化升级的同时,全面拓展市场领域,强力打造“离散型制造+连续化生产”并存、“重工业领域+民用消费品”并存的产业生态。
  ——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战略机遇,公司深度融入世界制造业的分工合作体系,通过工程技术公司和国际有限公司发挥协同效应,强化海外事业拓展,以国际标准和国际规范与全球客户展开合作,完成了全球化研发、营销、生产、服务四大功能的国际化布局,形成了成套、主机、备件、服务四大领域全球化,产品进入“一带一路”沿线36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与当地经济的融合和发展联动、成果共享,目前公司海外业务占比达到了48%。
  从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内容到管控方式的全方位变革,2019年全面推进的“三大工程”,即创新工程、人才工程、机制创新工程,正成为中信重工高质量发展的“希望工程”……坚持“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开放、融合理念,中信重工正坚定不移地推动着对外合作。
  围绕“核心制造+综合服务”的商业模式,以合作共赢、开门兴企为理念,中信重工正充分发挥产业资源及创新资源优势,在技术、资本、人才、市场等层面,全方位展开对外合作,致力与相关合作方共生、共享、共创新可能。
  通过充分酝酿,2019年9月,中信重工制定并正式下发了对外合作指导意见。以对外合作,持续扩大公司市场营销领域;以对外合作,助力研发创新上台阶、上水平;以对外合作,培育新产品、发展新产业;以对外合作,做大做强公司“5+1”产业板块。
  ——围绕市场需求,中信重工各子公司和事业部正以创新营销模式、完善对外合作机制为着力点,全面建立代理商体系,持续搭建技术、品牌、标准等对外输出平台,力求通过推进“产品、产业双落地”等丰富的合作模式,全方位做大传统产业和新产业的市场规模。
  ——充分利用成体系化的专业研究院所和科创园等科技创新平台,中信重工正鼓励各研发机构通过多种对外合作方式加强研发合作创新,实现与外部优势科研机构或单位的互补、共赢。
  ——致力各方联动加快新产品、新产业的培育,中信重工鼓励各子公司和事业部与政府、社会创客群,与外部科研机构或单位全面开展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培育、新产业发展合作,并有望在矿山产业、掘进装备产业、海洋风电产业、智能机器人产业上率先破题。
  ——致力加速推进“5+1”产业板块做大、做强,中信重工鼓励各子公司和事业部通过多种形式与行业上下游、行业领衔企业等展开协同合作,着力将铸锻、运输、发电、科创园等子公司打造成为资产经营平台。公司将通过资产、资本层面的合作和运作,推动各相关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产业发展生态圈,持续提升产业链价值和综合效益。
  新动力、新使命

三年改革、创新、发展,依托强大的装备制造体系和产品研发体系,中信重工全面发力装备制造、机器人及智能装备、JM融合三大领域,并致力工程化和产业化,全面形成了矿用磨机、提升机、回转窑、辊压机、破碎机、矿渣立磨等六大核心产品;形成了高速高效汽轮机、盘式过滤机等节能环保装备体系;形成了应急救援类、产品智能化类、JM融合类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产品;形成了海洋风电打桩机、竖井钻机、地下空间掘进装备等新产品;形成了工业CT、储变电、超级电源电容等高新技术产品,具备了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三年奋进,围绕先进装备制造业,中信重工做实技术中心、做强矿研院,构建了包括重型装备设计研究院、工程设计研究院、铸锻及材料研究院、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研究院、创新研究院在内的“五院一中心”研发平台,同时搭建了科创园平台。2019年,以“三大工程”为抓手,矿山产业、水泥成套、掘进装备、高铁轮对、智能化、特种机器人、JM融合、生产技术进步等9大研发专项全面推进,让中信重工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具备了扎实的可持续发展条件。
  2019年,以中信集团的要求和部署为导向,公司技术创新和新业务拓展都取得阶段性进展,产业和产品结构正在持续调整,从而使中信重工既保持了传统产业的国之重器地位,又开始全面进入JM融合和民用消费品领域。
  着眼公司大局、产业格局和市场布局,2019年公司各产业板块和事业部通过专业化经营、差异化定位,形成了多产业齐头并进的格局,显现了活力,充满了希望:
  ——重装事业部强化一体化管理,着力打造核心制造基地,致力做优做精六大核心产品,2019年发展势头良好,主要经营指标一路领先。
  ——围绕“主机关键件+核心铸锻件”的产业定位,关键基础件事业部全面加快核心产品培育和新技术新材料研发,致力打造独立铸锻件商品厂。
  ——围绕“核心技术+核心制造+综合服务”的商业模式,工程成套产业不断培育大产业、大客户、大项目,着力提升成套产业综合竞争力。
  ——聚焦大客户、大产业,备件服务产业正加快区域营销、运营、维保业务的突破,力求做大订货总量,成为利润贡献大户。
  ——智能机器人产业正按照集团战略规划细化落实,随着今年11月7日中信兴邦先进制造产业基金的成立,其新一年的大发展乃至跨越式发展将是个大概率事件。
  ——JM融合产业则正抓紧国家机遇窗口,全面加快产业发展规划制定,进一步激发中信科佳信、中信成像、中信储变电等实体的微观活力,实现全面发展,正成为中信重工的重要着力点……尤为关键的是,围绕中信重工的是一批甘于、愿与中信重工共生共享、合作共赢、抱团取暖、同甘共苦的热心客户和产业相关方;支持中信重工的是中信的品牌影响力、业务协同力、资源整合力以及我们自身多年在行业、在省市铸就的口碑,形成的产业价值、社会价值、可持续发展价值;掌舵中信重工的是一个具有前瞻性、开创性和求真务实的领导班子;支撑中信重工的是一支具有创造精神,一支不畏艰难困苦,且敢打善打硬仗、苦仗、恶仗的干部员工团队!
  初心坚贞,使命光荣。围绕“确保新增生效100亿元、确保为明年储备7万吨机器产品、确保签约生效5亿美元成套项目、确保一批新产业项目签约、确保完成收款指标”这五大核心工作,当前中信重工上下正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员干部践行焦裕禄精神贯标活动为契机,以抓铁有痕的精神落实、落实、再落实。
  国之重器、硬科技、高质量发展、对外合作。广大中信重工人深深知道,这“四大关键词”是中信重工实力体现、信心所在,更是一次新的价值再造、凤凰涅槃。
  面对萧瑟冬天里弥漫的一丝新愁,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问题、短板、压力和挑战,广大中信重工人正以重整行装再出发的豪迈和稳健协力发出“危中寻机,突破‘天花板’;化危为机,穿越‘玻璃门’”的时代强音!

20191209164757_930626.jpg

▲ 2019年中信重工展现新形象、新定位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更多阅读>>
+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