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艺术 > 详细内容

女排精神带给我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9-12-03     浏览:547

女排精神是什么?倘若问10个人,或许会得到10种不同的答案。对于女排精神,我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女排精神,也带给我一些启示。

永不言败

世界体坛竞争激烈,没有永远的冠军。上世纪90年代,中国女排进入低谷期,“三大赛”无一夺冠。面对各方压力,中国女排不服输、不放弃,从教练到队员紧密配合,尽全力研究对手,结合自身特点形成了自己的优势,终于在2003年重新拿下世界杯冠军。2004 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面对伤病的不利局面,愈战愈勇。决赛时对战俄罗斯队,在先失两局极为艰难的情况下,连扳三局,神奇地战胜对手,再次夺得奥运金牌。女排的重夺冠军之路,验证了其面对困难永不认输、永不言弃的精神。

当我们回顾一场场比赛时可以看到,塞尔维亚、荷兰和巴西这些强队的进攻比我们厉害,但她们救球没有我们积极。很多时候,她们的拦网队员看到相隔1米的球感觉追不上就不追了,但我们的球员隔得很远也会冲过去救球,我们的女排是用绝不放弃一分的意念在拼搏。就算只有1%的希望,也要尽100%的努力。女排执着和坚持的精神证明,竞技赛事中实力相当时,永不服输的心态和永不言弃的斗志是制胜法宝。

郎平曾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然眼中坚定。”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亦应如此,当面对种种困难和强大的挑战时,应该不畏惧、不胆怯,始终坚定敢打敢拼的信念,保持永不言败的精神。

团结协作

女排是一个团队,每一次胜利都需要每一个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在赛场上,队员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弥补才缔造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朱婷是中国女排夺冠的最核心主力,但在关键时刻,刘晓彤、惠若琪、徐云丽保持快速多变的风格,多点进攻,帮助朱婷分担进攻压力。 林莉等队员的精彩扑救、顽强防守,取得反击得分。在赛场上,每得一分,大家都挥臂庆祝,相互加油鼓劲; 每失一分,也不因队友的失误而指责,她们给予对方的是微笑和鼓励,相互提醒,研究战术。正是这种众志成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激发出女排姑娘们的巨大潜能和斗志。她们无论面对成功还是失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攻坚克难,取得了令世人折服的骄人成绩。

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团,这是对团队作用的形象比喻。团结是要建立在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奋斗目标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每一个成员都做好自己分内事情的同时,拥有担当、包容的基础之上的。只有人人敢担当,聚沙成塔,发扬好团体精神,集体才会有希望。

勤学苦练

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战胜东道主巴西队后,郎平说:“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球,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技术过硬,就是“铁榔头”的硬道理。

中国女排能够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冠,技战术和用人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用郎平的话来说,“中国女排的获胜是一分一分拼下来的,每一分都是技战术运用和顽强拼搏的基础。精神再强大,没有一个球一个球地打好,球队也不会取得胜利。”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女排队员经过辛苦的日常训练,日复一日地勤学苦练,才能够在赛场上绽放。女排精神是建立在技战术的基础之上的,而技战术的训练则需要日积月累。正如我们转变职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非一日之功,只有我们不吝惜付出辛勤的汗水,才有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祖国至上

祖国至上是女排精神中最重要、最本质,也是最深层次的成分。中国女排建队之初,训练场上就贴着“为国争光”四个大字,这是中国女排的初心和使命。对祖国发自内心的热爱,为国争光的自豪与幸福,激励中国女排姑娘创造了世界大赛“五连冠”的辉煌和如今“三大赛”十冠的壮举。

郎平说:“只要穿上带有‘中国’二字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国出征。每一次比赛,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朱婷说:“是祖国的伟大成就了我们。”是啊,正是祖国至上的信念促使着她们在赛场上顽强拼搏。站在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上,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奏响、高唱国歌是女排姑娘们的最大心愿和梦想,这就是她们平时刻苦训练的动力。中国女排把对祖国深深的爱化为了对一垫一传、一扣一吊、一拦一扑技术动作的精雕细琢,化为了对默契配合、协调串联、智勇双全攻防办法的磨合运用。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中国女排那样,把对祖国深深的爱化为踏踏实实做好自己每一件工作的行动,把自己远大的理想化为扎实的奋斗,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理想。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作者:白 云 (河南局四队)
更多阅读>>
+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