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26 浏览:414
保育育肥场航拍
南方初秋,阳光依然热烈。位于广西横县六景镇的良圻原种猪场里,停车场上大大小小的车辆排着队,准备接受最严苛的“体检”——经过高压水枪猛力冲刷消毒的车辆,转入烘干房要再进行烘干,专业软件实时监控烘干房内各项数据,确保不放过任何病菌。这个国内首家车辆洗消烘干站,是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公司(以下简称“畜牧集团”)防控非洲猪瘟疫情的第一道有力防线。
今年以来,畜牧集团在全力打好非洲猪瘟防控战的同时,以新技术新装备运用为辅助、以可追溯品牌建设为抓手、以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守住效益点、盯住潜力点,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在全国生猪养殖行业遭遇冲击之时,畜牧集团却“风景这边独好” ,走出了一条逆势而上、领跑八桂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新技术助力企业科学防疫
“没想到良圻原种猪场建立了国内首家车辆洗消烘干站,他们把每个可能带有病毒的传染源都考虑到了。 ”作为畜牧集团“党建共建”结对单位,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的有关领导专家在良圻原种猪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时,纷纷为该猪场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的创新举措点赞。
自非洲猪瘟疫情暴发以来,畜牧集团多次就防控技术细节与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的专家教授进行探讨,不断完善自身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达到先进科研与实际预防相结合、效果优的目的。
专家们大力点赞的这个国内首家车辆洗消烘干站,是良圻原种猪场投资400多万元建设的,能对外来车辆进行高压清洗和全自动烘干,高压清洗水的压力达到200公斤,烘烤温度达到72摄氏度,整个烘干过程约为50分钟,有效杀灭车辆上携带的非洲猪瘟病毒及其他致病微生物,杜绝运猪车辆携带病原的风险,确保生猪生产的安全。
车辆洗消烘干站并不是畜牧集团应对非洲猪瘟疫情的唯一法宝,多种新技术新装备综合运用,全方位提升企业科技管理能力,才能真正扛住冲击,谋得发展。
“非洲猪瘟疫情不是一两天的事情,必须以最严格的防疫技术来应对。 ”畜牧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改变以往平均用力的方式,我们这次以‘分清等级,划清界限,设立关口’为整体思路,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按照猪场生物安全等级,畜牧集团划分出了4个风险区域,分别以红色、黄色、橙色、蓝色标注,在每个区域内有不同的消毒和更衣换鞋要求。在人流、物流、车流、猪流等关键节点,对人员实行三次更衣制度,加强车辆清洗消毒,加增物资熏蒸棚,并派专人把关。同时,对猪场进行升级改造,增设消毒及隔断设施,还增加对猪场3公里范围内散养户的培训和宣教,构建了完整的非洲猪瘟防控体系。
今年以来,畜牧集团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在猪场内加装大栏PVC板隔断、防蚊网,采购了荧光定量PCR仪、核酸提取仪等设备,加大猪群监测力度,实行24小时抽样检测制度,累计支出检测费 677 万元;指派专业技术人员每天对每车原料及饲料运输车进行检测,每周对猪场环境进行检测,确保了原料、车辆、环境安全检测合格,至今垦区种猪种源生产稳定,母猪场猪群监测情况良好。此外,空气过滤猪舍、国内首家高效空气过滤系统公猪站、配套国内养猪企业最高标准的良圻兽医技术中心,是非洲猪瘟防控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国内生物安全级别最高、生产效率最高的种猪场,为保障生物安全筑起了坚固的“防火墙” ,对非洲猪瘟防控起到决定性作用。
与此同时,畜牧集团还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经营生产有机结合起来,深入生产一线开展蹲点调研,现场进行“防非”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还召开推进会,组织各公司交流研究经验与措施,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变被动为主动,打好“防非组合拳” ,推动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夯实企业发展基础。
截至 9 月,畜牧集团生猪出栏 60 万头,为各大线下实体门店备足了货源,为保障居民生活食品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今年 1-9 月,集团实现营业收入 9.7 亿元,扭转上半年亏损局面,实现利润1.05亿元。
质量追溯提升品牌含金量
科学防治疫病,只是畜牧养殖企业的基本功。确保猪肉品质优质安全,充实居民“菜篮子”的同时捂热自己的“钱袋子” ,才是企业做大做强的王道。畜牧集团深谙此理,依托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提升“永新源”品牌含金量。
“永新源的猪肉跟其他猪肉不一样,是有‘身份证’的,安全放心! ”在广西农垦溯源食品旗舰店内,前来采购的居民对畜牧集团“永新源”牌猪肉赞不绝口。记者发现,每一块“永新源”猪肉外包装上都打有“农垦农产品追溯码” ,将其输入农业农村部的农垦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猪肉的品种、产地,以及检疫情况便一目了然,还能看到相关各环节负责人名字及品质检验合格证号等详细信息。
作为广西首家全面实施生猪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的企业,畜牧集团“永新源”猪肉及加工产品已经成为优质、安全的代名词,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好评,先后荣获中国品牌猪、广西名牌产品、广西优质农产品、广西出口品牌等多项荣誉称号。今年7月,第二批广西农业品牌目录发布,畜牧集团荣登农业企业品牌榜首,“永新源”牌生猪及猪肉产品也双双入选农业产品品牌;在8月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定发布会上,首批245家生产基地认定名单发布,广西认定6家生产基地,畜牧集团良圻原种猪场生猪生产基地就占了5家,凸显了农垦企业在广西生猪企业中的“排头兵”作用。
自农产品质量追溯项目启动以来,畜牧集团不断优化追溯流程和信息采集系统,加强对产品生产全过程的追溯和管理。仅2018年,畜牧集团就建立了15类88个标准的企业标准体系,大力提高了企业科技创新水平。畜牧集团承担的自治区科技厅重大专项计划项目《优质瘦肉型配套系种猪选育与产业化示范》荣获2018年广西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二等奖。
重点项目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西江农场七分场里,一片繁忙的建设景象,西江畜牧公司万鑫种猪场项目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总投资达3.26亿元的种猪场占地面积426亩,将设1个种母猪区和1个保育育肥区,采用大跨度、空气过滤、全封闭连廊通道衔接、全漏缝免冲水、全自动机械刮粪、全环境控制、全自动输料等现代化工艺。项目预计明年10月全面竣工投产,达产后可实现年生产种猪19000头和出栏优质生猪30多万头、创造就业岗位300多个、为合作养猪户年均增收5500万元的目标。按照“公司+标准饲养大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还可带动广西农垦玉林片区的五星、旺茂等农场公司实现共同发展。
抓住重点项目建设,就抓住了发展的“牛鼻子” 。西江畜牧公司万鑫种猪场的建设,正是畜牧集团充分利用农垦土地资源和技术优势加速发展的具体体现。畜牧集团紧紧围绕农垦集团培育壮大“一核三新”主导产业的战略部署,投资5.9亿元建设种猪场、饲料厂扩建等11个项目,加快推进全产业链建设,巩固提升生猪产业优势。
目前,畜牧集团的其余建设项目也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金光同正猪场项目完成前期决策审批手续,土地平整完成工程总量的90%,围墙工程已开工;良圻饲料厂扩建项目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了办公楼的基础土方开挖工程;屠宰加工项目已成立工作组并进行分工,正制定可研性研究报告。
此外,畜牧集团还大胆“跳出”农垦寻找建设用地,拓宽发展空间。下属子公司新兴畜牧公司与广西华盛集团四塘农工商公司成功签订柳城四塘项目520亩建设用地合同,投资3.9亿元建设1个母猪场和1座饲料厂,并配套建设车辆清洗消毒站、职工宿舍等附属设施。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实现年出栏生猪45万头、年产全价猪饲料40万吨,提供就业岗位260个,有效扩大公司生猪成产产业链,并带动相关行业协同发展。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面对各种严峻挑战,畜牧集团保持战略定力,克难攻坚,通过日复一日、厚积薄发的坚守,从疫病防治、品牌提升到项目建设、企业扩张,逆势跑出了发展“加速度” 。未来,畜牧集团将以发展种猪为引领,将集团打造成为集种猪、商品猪、饲料加工、屠宰加工、商贸、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集团。
全自动输料、全环境控制密闭连廊猪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