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艺术 > 详细内容

黄楼有风徐徐来 ——读煤矿作家老土新著《黄楼观风》有感

发布时间:2019-11-05     浏览:441

公元1079年,时任徐州太守的苏轼在徐州发现并开采煤矿。

时光悠忽而过,940年后,年过半百在煤矿井下摸爬滚打近40年的老矿工、一位叫老土的作者写出了一本《黄楼观风——苏轼在徐州》煌煌大作,以别致的形式向苏轼致敬。

写苏轼的文章和书籍汗牛充栋,其中不乏雷同之作。苏轼学会、协会、研究院星罗棋布,海内外的“苏迷”之多不亚于“红迷”;关于苏轼的电视剧也有几个版本了。那么,苏轼在徐州任职紧打紧算一年零十一个月的时间,作者能把他写出新意吗?当我一字一句、一个标点、一幅图片地研读完此书,掩卷假寐,一个活生生的苏轼就坐在了我的面前,我感叹一声:作者做到了!

感慨之余,我认为《黄楼观风》一书至少有四个方面可圈可点。

笔法独特。作者行文,不按常规下笔,很是随意。看似无法处处法、信手点画真功夫,这正是作者的独到、高明之处。

作者乃一介疏狂之人,做事不循规蹈矩,作文亦如是。他不蹈别人覆辙,而是另辟蹊径,力图展现一个与众不同的苏徐州。他历经10余载,一个人背着相机在徐州的大街小巷梭巡,用他的话说“像极了一只无所事事的流浪狗”。他心醉神迷地近乎迂魔,幽灵般游走在彭城1号、黄楼、知春岛、燕子楼、显红岛、百步洪、苏堤路、苏公塔、云龙山、放鹤亭、快哉亭、桓魋石室、朱陈村、吕梁、石潭、白土镇、雾猪泉……深夜时分难以入眠之时,拿瓶酒坐在苏堤路的石凳上望着燕子楼独饮,然后醉眼迷离地在黄茅冈蹒跚,又摸索到东坡石床上做梦,穿越近千年与苏公推心置腹。他近乎魔幻的笔法把苏轼近距离地拉到眼前,体味苏公心境,与之对话。所以,他笔下的苏轼是别人无法比拟的。

构思精巧。苏轼任徐州知州不到两年的时间,如果单单局限于这个时段去写苏轼,未免太显单薄,这也是我最担心的。然作者在这里独具匠心,精心布局,通过苏轼在徐州的生活细节,生发出他与友人、同事、家人及重大事件的故事,纵横穿插,囊括一生,一个丰满的苏轼就鲜活起来。

本书开篇,听说苏轼要来徐州赴任,三位崇拜他的名士到城外迎候,一等数日,三人就自然地聊起了苏轼,知道苏轼从卸任的密州而来,就自然地想起了苏轼在密州的两首名篇《江城子·记梦》和《江城子·密州出猎》,“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一柔婉,一豪放,苏轼才华初展。苏轼作为一代文豪,在徐州留下了273篇诗文,燕子楼是他不能不去的地方。在一个风清月朗的夜晚,他来了。于是,张愔、关盼盼、张仲素、白居易一个个登场,一首首凄凄婉婉的《燕子楼》诗引出了一段伤感的故事。

再如“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到徐州拜访苏轼,他不仅留下了《别子瞻》的名篇和“我独不愿万户侯,唯愿一识苏徐州”的亮眼名句,还牵出了人物苏小妹。苏小妹的故事流传甚广,电视剧《鹊桥仙》深受民间喜爱。苏轼没有妹妹,当然这个苏小妹也是虚构的,秦观这个妹夫也是后人强拉的鸳鸯配。苏轼和苏小妹在长相上“莲步未离香格下,额头已到画堂前”“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才流到腮边”的玩笑也是别人在打趣了。

作者通过巧妙的构思,苏辙、王安石、欧阳修、范仲淹、白居易、秦观、黄庭坚、司马光、项羽等,一个个同时代或不同时代的人物及其故事、事件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书中,为塑造苏轼形象做好了良好的衬托。

考察翔实。想必作者博览了有关苏轼的众多书籍和文献,而这些还不够,他没有人云亦云,而是采集到了第一手的资料。他像重走长征路一样沿着苏轼一生的足迹寻觅,密州、黄州、儋州、常州、杭州、苏州、眉山、郏县……在古密州,他登上超然台,体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情怀;酷暑时节,他登上海南岛,在儋州的东坡书院,他戴上苏轼的斗笠,高歌“莫听穿林打叶声”;在郏县的苏轼墓前,他匍匐在地,表达他最虔诚的礼敬……

为了逼真地再现苏轼当年的生活轨迹,他收集、编绘了苏轼一生主要行经地示意图、徐州府署图、徐州府外城图、铜山县境图;为了考证苏轼的体貌,他收集的苏轼画像、塑像有10余幅之多……详实的考察,赋予他崭新的创作灵感,使他写作起来文思泉涌,整个作品就灵动起来。

语言诙谐。苏轼到徐州太守任上,按惯例要给皇帝写一封感谢信,在这封《徐州谢上表》中,有这样一段:“安全陋躯,畀界善地。民淳讼简,殊无施设之方,食足身闲,仰愧生成之赐……”本来是枯燥的思想汇报,而被作者一翻译,就有趣了:“我是个不怎么样的小人物,您却交付了这么好的地方让我管理。徐州这个地方,民风淳朴,老百姓老实得都像憨狗一样,平时也没有多少诉讼官司需要我处理。我吃饱喝足闲得心慌,领受您的那些薪水都感到很惭愧……”呵呵,灵动而地气沛然。只有作者能如此翻译了。

中秋之夜,逍遥堂前,苏轼苏辙家人和朋友围桌赏月,其乐融融,苏轼长子苏迈给叔叔苏辙敬酒,苏辙抿了一口,朋友寇昌朝说:“子由先生,小小酒杯莫非要养鱼种荷?”苏辙只好笑着饮干了杯中酒。接着寇昌朝又说:“请示太守,允我循汉高祖酒席待客旧例,治一圈!”见大家对这徐州酒规矩蒙了,就解释说:“我讲的这酒规矩不要说苏太守不明白,在座的徐州人也是糊涂。九百二十四年之后,有个叫徐州老土的家伙才规范了‘治一圈’的酒规矩。”九百多年后徐州老土,这是何等胆大妄为地穿越和剧透啊!亦真亦幻,妙趣横生。

苏轼的表兄文同以画竹闻名,表兄弟俩常开机智的玩笑。苏轼写信向文同讨画,说:“我派人去请画,你可不要不给呀。不然的话,我就到处乱画,画完就署上你的名字。”苏轼向人讨画,如此讨法,呵呵,有趣有趣!

有些标题起得也挺有意思:秦观来了,苏小妹不在;范仲淹的儿子小范修了衙门;老王家的柔奴我也喜欢;项羽家的老楼被强拆;云龙山的杏花开了;燕子楼在,佳人没了;全国文代会在黄楼召开……看看这题目,是不是一下子就勾起了你的阅读兴趣?

做矿工出煤,当作家出书,一样功德无量事业。黄楼有风徐徐来,不亦乐乎!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作者:杜长明
更多阅读>>
+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