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6-05-04 浏览:1403
按照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评选中国新闻奖的有关要求,中国企业报协会于5月5日组织常务理事对中国企业报新闻作品进行评选。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评选出150多件有新闻价值的作品,最后按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的要求,只报两件作品。在优中选中的情况下,初评出《鞍钢核电用钢乘“华龙一号”首次走出国门》和《神华地下水库技术改写采矿业历史》两篇作品,并对初评作品公示5天。公示期间无任何意见或建议,公示结果无异议。
特此报告。
中国企业报协会
2016年5月4日
附件3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鞍钢核电用钢乘“华龙一号”首次走出国门 | 参评项目 | 消息 | ||||||||||
体裁 | 消息 | ||||||||||||
语种 | 中文 | ||||||||||||
作 者 (主创人员) | 王金侠 | 编辑 | 吴先明 | ||||||||||
刊播单位 |
鞍钢日报社 | 首发日期 | 2015年11月4日 | ||||||||||
刊播版面(名称和版次) | 一版 |
作品字数 (时长) | 728字 | ||||||||||
︵ 采作 编品 过简 程介 ︶ | 作为中国核电“走出去”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正带动更多中国制造“走出去”。鞍钢核电用钢乘“华龙一号”首次走出国门,这是鞍钢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推动产品“走出去”的新亮点。作者凭借自身的新闻敏感性,发现新闻价值所在,深入挖掘多方素材,完成这篇稿件。 | ||||||||||||
社 会 效 果 |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各钢铁企业纷纷放大招抢占国内外市场。稿件发表后,同步在微信客户端进行推送,相继被省市及行业类报纸转载,进一步扩大了宣传效果,不仅提升了鞍钢核电用钢知名度和影响力,更叫响了“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助力更多的“中国制造”走出去。 | ||||||||||||
︵ 初推 评荐 评理 语由 ︶ |
该作品具有短时新特点,通过精炼的文字展现了“中国制造”紧随“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的新亮点,是一篇把握主基调、唱响主旋律的稿件。 签名: (盖单位公章) 2016年5月 4 日 | ||||||||||||
联系人(作者) | 王金侠 | 手机 | 13904129882 | ||||||||||
电话 | (0412)6734109 | agrb@163.com | |||||||||||
地址 | 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建国南路107号 | 邮编 | 114002 | ||||||||||
此表可从中国记协网(中华新闻传媒网)www.zgjx.cn下载 | |||||||||||||
附件3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神华地下水库技术改写 采矿业历史 | 参评项目 | 消息 | ||||||||||
体裁 | 消息 | ||||||||||||
语种 | 汉语 | ||||||||||||
作 者 (主创人员) | 王建君 | 编辑 | 靳京 | ||||||||||
刊播单位 |
神华能源报 | 首发日期 | 2015年10月21日 | ||||||||||
刊播版面(名称和版次) | 一版头条 |
作品字数 (时长) | 864字 | ||||||||||
︵ 采作 编品 过简 程介 ︶ | 在神华集团成立20周年大庆之际,记者了解到神华地下水库技术不仅在煤炭行业、甚至在采矿业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解决了矿井水长期外排的世界性难题。得知这一线索后,记者深入煤矿一线实地踏勘地下水库的应用效果,采访地下水库技术的课题组成员,形成此文。 | ||||||||||||
社 会 效 果 | 稿件发表后在采矿业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地下水库技术推广单位和业界领导的一致好评。该作品是“五大发展理念”的典型案例。《中国煤炭报》以头版头条转载,百度、中国煤炭网、钢联资讯等新媒体都给予转载传播。 | ||||||||||||
︵ 初推 评荐 评理 语由 ︶ |
该作品主题重大,是“五大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签名: (盖单位公章) 2016年5月 4 日 | ||||||||||||
联系人(作者) | 王建君 | 手机 | 13895099837 | ||||||||||
电话 | (0951)6971620 | 1952720611@qq.com | |||||||||||
地址 | 宁夏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 邮编 | 750011 | ||||||||||
此表可从中国记协网(中华新闻传媒网)www.zgjx.cn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