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营管理 > 详细内容

柴师傅的“批评”

发布时间:2023-12-13     浏览:265

作者:黄连成 


  柴师傅,不是我的“亲”师傅。他中等身材、圆方形脸,眼睛炯炯有神、说话快人快语、做事敏捷干练。

我参加工作时,柴师傅已经担任电厂的厂长。1978年2月初的一天,厂领导春节前检查安全工作,来到我们负责的电器设备现场。柴师傅问了我师傅几个问题。我师傅的回答过分地强调了客观因素,他很不满意,严肃批评。为了给我师傅解围,我“挺身而出”说:“这个‘隐患点’没有处理好,是我的责任,不赖我师傅。”柴师傅说:“你的责任?黄连成你一个人担得起吗?电力系统一个事故,整个电网都要跳闸停电,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和千家万户用电。”一刹那,我满脸通红、惊慌失措。更让我惊讶的是,全厂几百号人,我一个刚入职的青年职工,他竟然脱口说出我的名字,我惊叹于他对生产和工人的“知根知底”。

以后在厂区见到柴师傅,他都主动向我点个头,而我则匆匆“溜”走,心有愧疚。

柴师傅常常到一线走访,见到他的次数多了,我的胆子大了,话也多了。一次,在我们检修设备休息空闲,他穿着工作服来到我们检修现场,坐在一条油污斑斑的长凳子上。我们聊天,讨论设备的管理,我忽然说,“给领导提个意见。”他笑着欣然倾听:“好啊,你说。”我说:“柴师傅,你看我们休息室连张办公桌都没有。我们年轻人记工作心得、写个字都不方便。”他应了一声,说:“年轻人爱学习是好事,这的确是个问题,我回去尽快帮你们解决。不过,小黄,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还是要多泡在现场,在钻研技术上下功夫。坐在办公桌前就能提高操作技能了?建厂初始,哪个人有办公桌?”他说得毫不留情,我哑口无言。

1978年春季,厂领导和几百名职工绿化植树。他身先士卒,和工人们一起刨坑、挑肥、浇水。那时候,职工干活热火朝天,一个汗珠摔八瓣,不言累和苦。人群里头,没有一个大腹便便的,也认不出谁是干部谁是工人,都是一身蓝的工作服。40多年过去了,我们一起栽种的樟树已经长成参天大树,我也成为一名高级工程师。坐在大树底下的石凳上乘凉,想到了栽树和育人,都是百年大计。

1986年后,柴师傅走上了更高的领导岗位,此后还到我们厂来过很多次,探访过去的老同事。2007年春汛季节,我见到他,他随和地和我握手,没有叫出我的名字,但是仍然记得我。

柴师傅现在已经八十出头了。我想起那时他对我的那几句“批评”,既严厉,又充满了对青年职工的关爱。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更多阅读>>
+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