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浏览:170
——记黄大铁路桥梁班组
文章字数:2201
本报通讯员 高冠智
黄大铁路公司桥梁班组人员进行钢梁线形测量作业。
足履实地,笃行致远。
在连绵598公里的朔黄铁路线上有这样一群人,安全帽下是他们黝黑的脸庞,安全带保护着他们矫健的身姿,他们用双脚丈量这千里铁道线,用手中的检查锤敲打着黄大铁路黄河特大桥钢梁50余万套的高强度螺栓,将满腔的热血洒向铁路大动脉,他们就是黄大铁路桥梁班组。
精检细修,保障运输安全畅通
提起线路检修,朔黄铁路黄大线的跨黄河特大桥当拔头筹。桥梁全长960米,单跨达到180米,创造国内钢桁梁桥最大跨度平行弦纪录,其结构高强度螺栓总数达到50万余套。
面对长度如此之长,螺栓数量如此之多的钢梁设备,如何更好地检查养护成了一大难题。桥梁班组在班长李钊栋的带领下,职工面对现实存在的困难没有退缩,而是经常聚在一起积极制定检修计划、合理安排巡视时间、突出检查重点。作为桥梁技术骨干的王鹏经常会利用班后会、每周一课、“以讲代学”等方式,为班组职工讲解钢梁设备的组成、杆件受力特点、螺栓脱落的原因、重点检查的部位等基本桥梁检修知识,进一步提升了班组整体业务水平。
“防爬螺栓有没有松动、钢梁伸缩调节器状态良好、钢梁线梁偏心在限值范围内……”日均巡视7公里,只为精检细修、力保安全。
“一套螺栓也不能少,一个病害也不能跑。”这是王鹏在钢梁设备检查中经常叮嘱班组职工的一句话。随着黄大线运量的逐步提升,班组对黄大线桥梁线梁偏心、钢梁线形、重点钢梁跨中挠度、横向横幅等运营性能参数进行现场测量核实,特别是对小开河钢梁上拱度超限病害,以月为周期进行测量,分析病害变化趋势,掌握病害发展规律,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做到“隐患逐步消除,质量稳步提升”。
这支年轻化、专业化、精细化队伍,截至今年8月底,共完成了200座桥梁,430座涵洞巡视检查、桥梁测试完成16座,完成突击任务5次。
实干先锋,做好安全“守护者”
桥隧工是铁路行业危险性极高、难度系数极大、最为辛苦的工种之一,每天需要爬上近20米高的大桥、穿梭在一人多高的草丛里。在多种高危方式下作业,守护线路安全与人身安全就是他们眼中的重中之重。
8月5日,朔黄铁路海兴南中心管内经历持续强降雨,铁路沿线岳城水库上游准备泄洪,现场情况紧急,亟须人手观测泄洪对线路状态产生的影响。
“受强降雨影响,铁路周边水库准备进行泄洪,我们要组建一支泄洪观测小队,对泄洪后线路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谁来参加?”
“我参加!”“我也去……”
班组职工个个主动请缨,泄洪观测小队瞬间组建完毕。在队长王鹏命令下达后,泄洪小队携带抢险工器具、材料马不停蹄赶赴泄洪地点。勘查现场、架设仪器、观测冲刷、记录数据……
队员们冒雨巡视在漳卫新河河道上,对河道的行洪流速、水位、流量进行不间断观测,对跨河道桥梁进行持续运营性能测试。湿透的工作服紧贴在身上,脸上流下的水滴已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但大家的斗志始终不减。队员李钊栋说:“我们不觉得累,只有加强巡视及时发现桥涵隐患,才能守住能源运输的安全。”
这群平均年龄只有29岁的小伙子们,用拼搏与奉献在暴雨中挥洒着青春的汗水,在雨中、雨后进行了整整一周的泄洪巡视,从他们清澈的眼眸中看不到面对困难的胆怯、看不到知难而退的退缩,只能看到永不服输的拼劲与不断前行的动力。“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是上级领导对这群桥隧工小伙子们最大的肯定。
练兵淬火,为公司发展输送源源动力
“叮叮……”“今天晚上七点半会议室‘以讲代学’知识讲堂,学习钢梁的检修与养护,各位在岗职工、新入职员工准时参加”。这是桥梁班组工作群里,每周三下午五点钟班组长准时在群里发布的学习信息。
“以讲代学”活动自2021年10月开展以来,这种情况一直持续着,所有在岗职工都会在群里及时回复。“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技术骨干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班组也专注于对青年职工和新职工的培养。
在9月13日的培训现场,技术员王鹏提问:“我们每次对管内桥梁进行常规检查时,正确的检查流程是什么?有哪些注意事项?谁来为大家解答一下?”
“我来。”新入职大学生徐璐瑶举手说道,只见他一边复述作业流程,一边熟练地比画着,“我们首先要建立完善的防护体系,做好个人防护,依次从桥面系、墩台、基础等步骤进行检修,依据《普速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范》,根据桥隧建筑物劣化评定标准……”
“作业中上下检查梯我们应该抓稳扶牢,防止踏空。安全带使用时应摘一个钩挂一个钩,不能同时摘下……”同事张梦寒补充道。
班组为职工制定针对性培养方案,通过签订师徒合同,根据不同职工的知识结构与性格特点因材施教,使每名职工都能实现价值的最大化。通过技术比武、岗位练兵、以讲代学等方式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不断锤炼自我,并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聚焦人才培养,促进公司发展,桥梁班组通过“抓基础、强队伍、提素质”三大举措,发现、储备、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业务骨干人才,为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输送人才力量。
百舸争流千帆竞,敢立潮头唱大风。在这片辽阔的冀鲁大地上,国能号正飞驰穿过黄河特大桥,古老苍茫的黄河水滔滔而过,那一个个坚实可靠的背影,正是桥隧工在用自己的辛勤和奋斗履行着岗位上的职责与使命,他们用坚韧的步伐,迎着朝露,送别夕阳,用青春年华书写着能源保供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