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媒文摘 > 详细内容

鏖战银昆筑通途

发布时间:2023-09-26     浏览:368

——中铁二十局银昆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纪实

●韩展展

文章字数:2,998 文章浏览数:713

图为正在建设中的银昆高速公路友联红河特大桥

图为工人在自查友联红河特大桥钢筋笼加工质量 黄梦凡 摄

秋日的午后太阳高悬,阳光撒照在黄土高原纵横交错的沟峁之间。正在建设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单体投资规模最大交通项目、中国铁建在西北区域单体投资最大项目——银川至昆明高速公路太阳山开发区至彭阳段如同玉带,盘旋在宁夏的山水之间。
  “精益求精,全力建造精品工程、优质工程、样板工程。”中铁二十局数千名建设者,用三载努力奋斗,实现了最初的庄重承诺。
  树立标杆,打造优质工程
  全长2322公里的银昆高速公路,起于宁夏银川市,止于云南昆明市,纵贯宁夏、甘肃、陕西、重庆、四川、云南6省区。中国铁建投资建设的宁夏段,按双向四车道标准建设,湿陷性黄土等地质复杂路段占线路总长的84.7%,施工难度大。在全线21个标段中,二公司、四公司、六公司、市政公司承担着其中8个标段的建设任务,累计全长61.3公里。
  在银昆高速公路全线,结构疏松的湿陷性黄土遍布,是进行项目建设的首要难关。在吴忠市同心县,四公司负责的银昆高速公路LJ03标、LJ04标、LJ06标项目,作为中铁二十局最早开工的标段,攻克湿陷性黄土难题对于全线建设具有示范和指导性意义。
  “通过实施首件工程认可制度,把好首件工程关,我们迎来全线路基观摩。”银昆高速公路LJ03标、LJ04标项目总工程师宋胜辉介绍,项目以技术为龙头,把好技术管理关,在历时一年的路基建设探索和实践中,他们通过与设计单位反复沟通,采用强夯法开展路基基础处理施工,同时合理优化排水工程,打造出了全线的路基样板工程。2021年7月,中铁建宁夏高速公路公司组织全线施工单位到银昆高速公路LJ03标项目观摩,路基样板工程受到参建单位的一致称赞。
  在固原市原州区,六公司施工的乔家畈1号大桥高77米、跨径120米,是全线重点工程,也是中铁二十局一级高风险工程,安全风险给施工带来极大难度。“我们项目领导班子实行分区包保带班制,带头担任桥长。”项目总工程师侯涛介绍,为保证安全建设,项目不仅编制了《“桥长”制实施细则》《高处作业“五个一”安全保证措施》等多项管理办法,还通过主桥每5米就铺设一组线性监控,采用风速监控系统、温度控制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强化安全管控。2023年7月10日,乔家畈1号大桥正式合龙,项目也被中铁建宁夏高速公路公司评为“2022年度安全管理先进单位”,中央电视台7次进行了报道。
  六盘山间,红河穿过固原市彭阳县静静流淌,站在宁夏在建高速公路第一高墩——墩高达102米的友联红河特大桥上,目之所及的是建设工地与自然环境相融的秋色。市政公司负责施工的友联红河特大桥是全线控制性工程,也是宁夏在建高速公路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大桥。
  项目经理曹磊、党支部副书记梁宏灏经常坚守工地带班作业,联合东北林业大学针对友联红河特大桥技术管理难点开展课题研究,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预制T梁顶板钢筋整体吊装等一系列新成果应用于施工,每月开展实体检查活动并召开质量月度通报会,开展“五小”(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活动,成立QC质量领导小组,采用检测预警系统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把控……项目总工程师周启虎细数科技攻关手段,坦言正是通过综合管控,确保了大桥施工质量一次成优,被中铁建宁夏高速公路公司评为“2022年度技术创新先进单位”。
  和谐共处,呵护自然生态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作为央企的中铁二十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时刻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
  在有着“苦瘠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核心地带固原市原州区,生态脆弱,严重干旱,昼夜温差大,风沙强劲,曾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恶劣的自然环境时刻考验着中铁二十局建设者的决心和毅力。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寨科乡,二公司施工标段在全线海拔最高,冬季温度可达零下20多度,有限的施工时间制约着工程的进展。项目经理杨明带领团队,规划项目梁场和拌合站建设,尽量减少土地的占用,合理安排工序,减少对沿线植被的破坏。全线首批拌和站、首批试验室通过验收,全线首个空心墩、首个承台浇筑,全线首家完成征地拆迁工作……通过科学组织施工,抢抓有效施工时间,他们已提前完成所有施工任务,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多次获得地方政府及业主来信来函赞誉。
  与二公司标段相连的,是市政公司负责施工的银昆高速公路LJ09-3标,已完工的八级高边坡上的植被,只等一场秋雨茂密生长。“水是制约项目建设的关键因素。”在项目副经理夏海、党支部副书记刘金红等人看来,强劲的风沙对建设者的吹打是季节性的,“干旱缺水”的主题却贯穿项目建设始终。他们除了凿井取水外,将从外地拉来的水用到极致。除了优先用于工程建设各个部位外,养护梁体的水被三级沉淀,进行循环利用。10多辆洒水车除了对施工现场进行降尘外,还对便道旁种植的云杉等植物进行灌溉,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在六盘山区彭阳县,市政公司负责施工的全长2215米的高寨塬隧道是全线第二长隧道。为了保护六盘山区环境,项目经理杨峰带领技术团队,采用“三台阶七步法”预留核心土工法开挖,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加强围岩量测等手段,及时修正、调整支护参数,减少山体扰动前提下,确保施工稳步推进。同时,他们将预制梁场建在隧道和大桥相连的路基主线,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减少了土地占用和植被破坏。
  宋家洼隧道左右洞全线贯通、桥梁空心薄壁墩高墩全部完成、2045片T梁顺利架设……中铁二十局建设者在保护当地生态的同时,实现了快速推进工程建设。
  凝心聚力,锻造人才队伍
  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唯有生生不息、持续壮大,才能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进,融进祖国的江河……”在中铁二十局负责施工的银昆高速公路各标段,《祖国不会忘记》的歌声飘荡在施工现场,也成为每个建设团队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银昆高速公路LJ03标项目经理何云猋、党支部书记马党产,LJ06标项目经理刘智杰忙碌身影的背后,是一群团结奋斗、知难而进、勤奋好学的年轻员工。黑风沟大桥桥梁全部架设完成,下马关隧道贯通,下马关互通立交匝道桥与路基段连通……通过在实践过程中的悉心指导,很快,20多名年轻人脱颖而出,成为其他项目的专业技能骨干人才。
  在六公司标段,项目经理王东亮、党支部副书记王刚带领全体参建员工,广泛深入开展“正气、志气、和气”和“品质、品牌、高质量”年主题活动,让中铁二十局“十大文化”在项目建设中熠熠生辉,目前该项目已为福州港后铁路等项目输送20多名人才。
  在二公司标段,安全员、老铁道兵冉忠今年10月即将退休,但他依旧每天往返20公里奔波在施工安全管理的一线。“我们都会坚守到项目顺利通车。”在他的感染和帮助下,2021年毕业的技术员罗汉、赵嘉浩、陈净浩已经能独当一面。
  在市政公司标段,已至退休年龄的调度室主任、老铁道兵秦远龙,依依不舍地挥泪作别建设工地。年轻的工程部长李毅接过“老骥”的接力棒,带领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技术团队,奋战在重难点工程建设一线,将青春汗水挥洒在宁夏大地。
  “自治区公路建设优秀施工单位”、中铁二十局“先进基层党支部……一系列荣誉是对建设者的努力和付出的印证。
  2023年6月10日,高寨塬隧道左、右两线全面贯通,至此,银昆高速公路宁夏段8座隧道全部贯通。7月24日,友联红河特大桥下部结构全部完成,9月11日,该桥左幅顺利合龙,全线控制性工程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随着全线通车的目标更近一步,一幅继京藏、福银高速公路后,又一条纵贯宁夏南北的交通大通道——银昆高速公路天堑变通途的壮丽画卷,仿佛出现在所有建设者面前。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更多阅读>>
+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