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24 浏览:319
客车“汗化组”:
▲ 在车顶“腾云驾雾”。
这“淡妆”是我们的勋章!
7月7日,小暑。南宁车辆段检修车间油漆工王利军站在阴凉处,开始“武装”:先在脸部涂上一层厚厚的凡士林,再穿上带兜帽的连体防护服,最后戴上护目镜、防毒面罩和手套。
客车入库检修后,原漆难免会有些许脱落。王利军要对掉漆的客车外皮重新喷漆,确保客车以崭新面貌上线。“大热天的,我们一边流汗一边给车‘化妆’,大伙都说我们班组是‘汗化组’。”王利军打趣道。
9点刚过,油漆库仿佛一个大烤箱。两侧电扇呼呼作响,吹的风,是热的;走几步,便大汗。王利军快步走进库内,掀开几个铁桶,开始调制油漆。“几个桶里装有稀释剂、固化剂和底漆,这三样需要按照1∶8∶5的比例混合调制。”王利军拿起铁桶,依次倒入一个空桶,“如果比例不对,油漆太浓或太稀,就会影响上漆效果。”
记者惊讶地发现,不依靠计量器具,王利军也能精准地配出油漆。他摆摆手,说这只是常规操作:“干了十多年,要倒多少量,用手掂一掂就明白了。”
喷漆工作正式开始。王利军手持喷枪,登上云梯,来到车顶,在连接喷枪的软管另一头,搭档吕金纲推着载有油漆桶的三轮车,充当补给员,时刻跟随车顶上的搭档。
扳机摁下,喷嘴“唰”地喷出油漆,伴随着巨大的声响,车顶顿时灰雾弥漫。一股刺鼻的油漆味飘来,车间党总支书记石济铭告诉记者,刚调好的漆料,味道特别大,因此须戴着防毒面具作业。
待车顶喷漆作业完成,王利军转战两侧的车皮。他将喷嘴保持在距车身约20厘米处,来回匀速摆动;步子匀速向前,每次迈出约莫35厘米——只见油漆细密地“贴”在了车皮上,一眼瞧去,竟没有一丝色差。“这是王师傅独有的喷漆技巧。”吕金纲夸赞道,“26米长的一面车厢,他10分钟就能搞定,而且从来不会出现断接或流坠。”
在两侧喷漆,飞溅的油漆将周遭的一切染成灰色。云梯上、扇叶上,肉眼能瞧见的地方都沾满了油漆。狭长的通道里,两个人影稳步穿行,任凭灰雾迷蒙,手中动作不曾停下分毫。
临近12点,上午的喷漆作业正式完成。摘下护目镜,取下防毒面罩,王利军脸上仍有地方未能遮挡,被油漆抹上了一层“淡妆”。好在他开工前往脸上抹了凡士林,“淡妆”一擦就掉。防护服上沾染的油漆则经年累月,层层叠加,仿佛一块厚厚的痂。
王利军小心地脱下防护服,贴身衣裤已被汗水浸湿。他告诉记者,等下午底漆干透,他还要给车体喷面漆。“暑运新气象,咱们的车也要漂漂亮亮地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