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媒导读 > 详细内容

风帆起北疆 工业铸丰碑

发布时间:2022-10-19     浏览:627

——“齐心协力建包钢”红色血脉代代传

期次:第10876期   作者:□特约记者 李振南 记者 耿静波 于泓泽

以奋斗姿态庆祝包钢建厂68周年

这里,上演了在党和国家领导下,在全国各族儿女支援下,齐心协力战胜北疆荒漠、建成草原钢城的人间奇迹。

这里,见证了内蒙古寸铁不产历史的彻底终结,为内蒙古乃至全国工业和经济发展贡献了钢铁力量,提供了坚强保障。

这里,创造了“齐心协力建包钢”历史佳话,播下了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并在之后的60多年里逐渐长成参天大树。

这里,就是包钢。68年前,第一代建设者遵从党中央“全国为包钢,包钢为全国”的号令,从祖国的富庶之地、鱼米之乡来到北疆的这片沙漠戈壁,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轰轰烈烈的建设包钢大会战。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就是包钢建设者的真实写照。他们战天斗地、不屈不挠,以人定胜天的信念征服了戈壁荒原;他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把一腔热血和毕生热忱献给了这片热土;他们薪火相传、砥砺前行,为民族地区工业发展贡献了心血和汗水。

“艰苦奋斗、守望相助、开拓创新”,几代包钢建设者手持这颗传承不息的精神火种,一路披荆斩棘,一路播撒工业文明。

艰苦奋斗

创造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钢铁被称为“工业的粮食”,钢铁产业更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然而,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钢产量严重不足,1949年我国钢产量只有15.8万吨,还不到世界钢产量的千分之一。为加快钢铁工业发展,夯实工业发展的根基,“一五”期间国家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除了我国最大的鞍山钢铁基地进一步建设以外,主要建设了武钢和包钢钢铁基地。

包钢是国家在民族地区兴建的第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也是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项目之一,更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工业长子”。然而,在60多年前的那个时代,要在塞北荒原建设一家大型钢铁企业并让其茁壮成长,困难之多、难度之大,史无前例。

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恶劣的自然环境。包头常年大风、黄沙弥漫,一度流传着“半碗米饭半碗沙”的民谚,加之夏季干旱少雨、冬季滴水成冰,最低气温零下40多度,先期抵达的241地质队报告中就有着“化冰开钻”的记录,不少老干部也曾有过与野狼遭遇的记忆,恶劣的自然环境给探矿、选址和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大自然的冷峻、生活条件的艰苦,挡不住包钢第一代建设者坚毅的脚步,他们天当罗盖地当床,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勇毅豪情,在戈壁滩上铺地基、打地桩,修铁路、挖沟渠,安机器、建厂房,人拉肩扛、战天斗地,挺起了草原钢城坚强不屈的钢铁脊梁,创造了“平地起高炉、荒漠变钢城”的人间奇迹,开启了内蒙古工业化的起点。

资金是包钢建设中的另一个问题。包钢的初步设计、技术设计都是前苏联的版本,资金投入相对较大。鉴于当时的资金现状,有干部建议将投资砍一半,时任包钢党委书记陈守中没有迎合这种想法。他认为,按照包钢的现状,节省一定的投资是符合实际的,但是一刀切地搞“投资减一半”肯定是荒唐的。质量是百年大计,工程质量无小事,过于减少投资,势必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患,也是对后人的不负责任。为此,陈守中责成设计部门修改原设计,在修改设计过程中,既要保证施工质量,也要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实践证明,陈守中的观点是正确的,他力主的科学决策,不搞短期行为,不仅为包钢的建设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包钢的长远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当时,包钢建设最大的困难还是技术、人才和工人短缺。党中央时刻牵挂包钢,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包钢,为包钢的建设排忧解难。1958年7月,乌兰夫就包钢建设中的问题,致函请求山西、河北、辽宁、黑龙江、湖南、安徽各省对包钢的建设给予支援。同年11月,党的八届六中全会期间,乌兰夫就包钢建设中的问题向党中央和毛主席写了报告,提出了请全国各省市支援包钢等7项建议。毛主席指示:要想办法为包钢解决问题。党中央决定在全国统一计划下,保证重点,照顾一般,将包头作为国家建设的重点地区,要求同包钢有协作关系的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给予包钢大力支持。

1959年1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保证重点,支援包钢》的社论,号召全国支援包钢建设。在“全国为包钢,包钢为全国”的口号下,全国各地区、各企业、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8万多各族儿女云集北疆,奏响了“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宏大乐章。全国各地共同支援包钢建设,不仅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也体现了全国一盘棋的战略方针,更书写了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奋斗赞歌。

那个时间段,汽车、马车、驴车甚至骆驼车组成的浩浩荡荡的运输车队,成为包钢建设中最壮观的风景。这些车队运来的,不只是援建人员和物资,更是包头乃至内蒙古的未来。著名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用感性的笔触记录下了这段历史:“我的书房下就是马路,马路上24小时机械喧腾,汽笛长鸣,就像最热闹的繁华街道一样,都是拉建材的车辆。我感到特别甜蜜,我认为这就是时代的声音。”

提起包钢建设,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包钢首任经理杨维。1953年至1962年间,杨维作为包钢首任经理负责筹建工作,主持和参与了包钢选址、厂区规划、集结人员、培养人才、争取外援等大量工作,带领包钢的第一批员工步入了大规模初期建设阶段。在带领包钢进行紧张建设的过程中,杨维早年间在敌人监狱中染上的严重皮肤病因不能经常清洗而恶化,大面积皮肤变色结成硬痂,让他坐立难安,加之胃病严重、食量日减,终于病倒了。1958年杨维病情加重,被迫手术时切除的脾重达5千克。1959年4月,杨维在肝脏仍有明显病变尚不能正常进食的情况下返回包钢,为确保一号高炉能顺利出铁带病工作,而就出铁后不到半个月,杨维就因肝病复发再度住院。

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在第一代包钢建设者们上下一心、艰苦奋斗下,包钢的建设不断提速。1959年10月15日,周恩来总理为包钢一号高炉出铁剪彩。1960年5月5日,乌兰夫为包钢一号平炉出钢剪彩。铁水奔涌、映照长空的那一瞬间,内蒙古不产铁、不出钢的历史结束了,草原牧民几千年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了,新中国民族地区工业发展的新纪元开始了。

包钢的建成,意味着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但新的挑战也接踵而来。包钢1号高炉是中国当时最大的高炉,它的一举一动受到全国关注。然而,投产不久的1号高炉生产中就遭遇巨大难题——风口大量损坏。据统计,在开炉后的8个月里,风口累计损坏高达1700多个,最多的时候一天就损坏了24个风口。风口的频繁损坏,造成高炉频频休风,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控制风口损坏率迫在眉睫。

在包钢的发展过程中,每次遇到困难,总有英雄挺身而出,而这一次是刘志祥。这位视铁人王进喜为偶像的东北汉子,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工友举起了“包钢共产主义协作队”的大旗,当天晚上就把行李搬到炼铁厂,日夜奋战在高炉上,拉开了向风口宣战的序幕。

刘志祥和工友先后走访了37家科研单位,向数百名专家请教,制作了169个不同规格质量的风口,终于配制成功3种具有耐酸、抗氧化、导热等性能的新材质,风口损坏率显著降低,平均使用寿命比过去提高了11倍。看着铁水欢畅奔涌,刘志祥和工友喜极而泣。

熟悉刘志祥的工友其实不知道,当年他选择到包钢的时候,同时也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一边是前往中国知名学府深造,前程似锦,一边是去“人盖被、被盖沙”的荒滩,前途未卜,但刘志祥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他说:“上大学是我一个人的事,建设包钢是国家的事。没有国家就没有自己,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

刘志祥为包钢奉献了毕生心血,在他生命最后的那段日子里,女儿每天把建设包钢的故事读给他听,让那段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伴随刘志祥走完人生最后的时光,让他走得安静而从容。

克服了风口的困难,焦炭的问题又摆在了包钢人面前。焦炭是高炉炼铁的主要燃料,没有好的焦炭,就没有高炉的一腔熊熊炉火,更别提铁水奔涌映长空的壮观景象。当时,国内外的理论普遍认为,炼焦必须以焦煤为主,内蒙古虽然是煤炭大区,但产出的多为气煤和肥煤,焦煤用量只占总用量的10%,绝大部分都需从外省运进。在交通运输并不发达的时代,这样做不仅费时费力,还极大地增加了成本,让包钢生产遭遇了瓶颈。

普遍都相信的理论,身为包钢焦化厂副总工程师的唐嗣孝却偏偏不信这个邪。这位四川大学毕业的柔弱女性,不相信有破解不了的玄机,她带领科技人员开始向煤炭配比宣战,两年间先后16次深入内蒙古和宁夏地区的9个煤矿调查资源,进行了300多次实验,对1万多个数据归纳分析研究,最终找到了符合包钢高炉需要的数据结果。

数据不会说谎,经过唐嗣孝的研究,内蒙古多种配方的煤炭配比相继获得成功,内蒙古煤的比例从10%提升到了51.1%,最高甚至能达到70%,极大缩短了煤炭运输的距离,给国家创造了巨大价值。更重要的是,包钢焦化厂当年扭亏为盈,产量、质量和利润均达到全国焦化行业一流水平,内蒙古煤矿产业的潜力也因此得到极大释放。

《人民日报》整版报道唐嗣孝的事迹,并配发题为《在科学实验中坚持唯物辩证法——论包钢焦化厂在炼焦煤配比中技术革命的新成就》的社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多次接见唐嗣孝。国务院副总理方毅亲笔书写“奋战焦炉数十年”给予她崇高赞誉。一时间,唐嗣孝名传大江南北。

出名后的唐嗣孝依然十分低调,中国新闻电影制片厂曾提出为她拍摄专题片,却被她婉拒。她说:“我个人没什么可讲的,工作是大家一起干的,荣誉属于大家,我只做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工作。”因常年接触各种煤炭,唐嗣孝的手掌心总是被染成黑色,在她看来,那纵横交错的黑色纹理正是身为科技工作者应该跋涉的路径。这位女炼焦专家一生未嫁,把毕生的心血献给了祖国的炼焦事业。

包钢,既有周总理为出铁剪彩的激动人心时刻,也有方毅副总理七下包头、推动我国稀土工业的发展的生动传说。包钢白云鄂博矿不仅有铁,还有世界储量最大的稀土,但在当时,稀土萃取分离是一道难题,传统的单一元素分离很费周折,同时分离更是天方夜谭。

“我国稀土储量世界最多,技术也不能比人落后。”叶祖光不仅有放“狠话”的豪气,更大胆地提出了一套连续萃取分离新工艺,在“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提出串级萃取理论的基础上,带领包钢技术团队不断推动稀土分离技术前进,到90年代中期,他的研究成果掀起一股强大的“中国冲击波”。1997年,一项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设计落在叶祖光肩上,脑血栓愈后的他无暇休养身体,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中。两年后,国内首家自动控制、规模最大的萃取生产线投产。

身材瘦弱、目光深邃、衣着朴素,不在意物质享受,这是叶祖光给人最深刻的印像。一辆老“飞鸽”自行车伴随了叶祖光几十年,奔波在家、研究院和工厂的三点一线之间。从青丝到白发,叶祖光将一生奉献给了稀土事业,追逐着稀土之光。有人劝他该歇一歇、享受一下人生了,他却说“追求热爱的事业,就是最好地享受人生”。

如果为包钢68年的发展梳理一份成绩单,那这些高光时刻必然记录其中:我国第一支每米60千克钢轨、第一支每米75千克钢轨、第一支轻型薄壁大型工字钢、第一支BIV-50型钢板桩、第一支直径244.5毫米大口径国产石油套管、第一支每米60千克铌稀土轨、第一支国内最大口径直径426毫米热轧无缝钢管,建立了我国稀土工业的基本生产科研体系……这些“第一”和“包钢创造”,不仅挺起了新中国的钢铁脊梁,开辟了我国稀土产业的发端,同时也为打造全球最大稀土集团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守望相助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部包钢的建设和发展史,就是一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科书。包钢成立68年来,不仅见证了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光辉历程,也谱写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石榴结籽心连心的生动赞歌。

熟悉包钢历史的人都知道这样句话:有了白云鄂博才有了包钢,有了包钢才有了今天的草原钢城。在包钢建设之前,白云鄂博的主峰曾屹立着一座高大的敖包,敖包之下正是包钢开发的重点区域。为了包钢建设顺利推进,乌兰夫同志亲自前往当地做工作。他对当地牧民说:“过去为什么帝国主义敢欺负我们?就是因为我们经济落后,没有钢、没有铁,不会生产机器……现在国家要把包头建设成一个工业基地,这是内蒙古人民的荣幸,是我们蒙古族的喜事。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支援社会主义的工业建设,要顾全大局,搬迁敖包。再则,蒙古族牧民可以到矿区、进包钢当工人,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成员。”

一番情真意切的对话后,深明大义的蒙古族牧民纷纷表示支持国家建设,同意搬迁敖包。这是蒙古族群众对包钢建设的重要贡献,展现了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印证了“三个离不开”的血肉联系,谱写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历史佳话。

民族团结,既是包钢稳定生产的前提,也是包钢作为内蒙古“工业长子”的责任。在包钢发展史上,民族团结的故事如繁星闪耀。

1957年,蒙古族军人胡尔宝音从部队转业来到白云鄂博铁矿,他主动选择了十分辛苦的操作穿孔机的工作。当时,白云铁矿条件非常艰苦,冬天零下40多度,白天工人们在户外工作,风打在脸上像刀割一样,晚上只能在简易工棚里休息,因为工棚是用薄薄一层铁皮搭建起来的,即便围着炉子烤火,也是前胸热、后背冰。

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冻伤手、脚和鼻子是常事儿,但胡尔宝音记忆最深刻的从来不是恶劣环境和寒冷天气,而是一同奋战在“山上”的各族兄弟给他的关心和温暖。当时,胡尔宝音普通话说得不太好,也听不懂技术要领,师傅就一遍遍地讲、手把手地教,在师傅和兄弟们的帮助下,胡尔宝音3个月就出了徒,成为一名优秀的工人。

胡尔宝音曾创下驾驶穿孔机日进64米地孔的全国纪录。1959年周恩来总理与他亲切握手的照片,成为胡尔宝音一生中最荣耀的见证。其实,在包钢还有很多像呼尔宝音这样的蒙古族工人,他们在师傅的精心指导下,不仅学会了先进的技术,还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包钢的火热生产实践中,把自己锻造成一块素质过硬的“好钢”。

胡尔宝音足迹曾遍布矿山,30年后包钢白云铁矿采矿作业部一批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沿着胡尔宝音的足迹登上白云鄂博矿山,把根牢牢扎在坚硬的石缝里,把家安置在矿山一隅。依旧是棉袄、棉裤、皮帽子、大头鞋,唯一不同的是他们提出的员工自助改善、降本增效项目,产生经济效益数百万元,让大矿山变了一番新天地;他们用现代采矿技术舞出了青春的轨迹,一路走上了“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的领奖台。

各族兄弟姐妹在包钢这个亲密无间的钢铁大熔炉里,不仅能锻造好钢,更能淬炼出英雄。

1985年7月20日下午,因连日大雨,昆都仑水库开闸泄洪,洪水沿着昆都仑河槽直泻而下,数十名正在河床中玩耍的儿童和过河群众被突如其来的洪水围困。万分危急时刻,路过的包钢职工自发组成抢险队,奋勇营救被洪水围困的人们。耐火材料厂职工王振江奋不顾身地跳进齐腰深的洪水,他一次又一次被冲倒,一次又一次从洪水中爬起来,艰难地向孩子靠拢,孩子得救了,王振江被泥浪卷走。人们第二天才在距黄河仅2公里的河滩上找到他的遗体,那时他才48岁。

其实,抗洪先进人物不止王振江一个,刘松岩、郝明如、李桂奇、郭凤林,他们都是因抗击特大洪水、勇救落水各族群众而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生命镇住了滔天巨浪,用生命护佑这座他们一生为之奋斗的城市的平安。如今,时间虽然过去了30多年,但王振江等人的舍己救人事迹,始终被包钢人和包头人牢牢记在心中。每年的清明节,人们都会自发聚集起来,向英雄敬献花篮、寄托哀思。

2002年12月23日,包头第一热电厂突发事故打破了包钢向年产钢500万吨冲刺的美好憧憬。4座高炉风口全部灌渣,4座焦炉陷入险境,燃气管道随时可能爆炸。已经下班的包钢职工迅速行动起来,汇聚成一道返回工厂、挽救企业的洪流,冒着生命危险在寒风中苦战,棉衣冻成了冰甲,双手划出了血痕,他们用血肉之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英雄的包钢人”成为他们最生动的写照。

多难兴邦,人间正道。68年里,包钢在抗击疫情、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维护边疆稳定的宏伟进程中,深刻认识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一次又一次展示着国企的责任担当。

上世纪60年代初,在包钢白云鄂博矿区医院的全力抢救之下,为守护集体羊群与暴风雪搏斗的草原小姐妹龙梅和玉荣得以脱离生命危险。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在达茂旗草原上出生的牧区子弟90%以上都由白云铁矿医院接生,产科医生李敬秋被牧民视为恩人。李敬秋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后,周边的牧民闻讯而来为她送行,短短几百米的路,那辆载着李敬秋医生遗体的推车行进了两个多小时。

达茂旗行路难,包钢就投资修建公路,开辟出凝结民族团结的条条“哈达”;白音敖包、新宝力格等苏木缺少电力,包钢就建起近百里的高压供电线路,把光明送到了牧民的毡房;牧区看不上电视,包钢就架设电视差转台,将党的声音传播到方圆100公里内的牧民家中;1996年,包头发生6.4级强震,包钢虽自身遭受重创,但首先考虑的还是农牧民兄弟的安危,向位于震中的苏木捐资30万元。

在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音河达斡尔鄂温克民族乡最北端,有个维古奇猎民村。1998年,维古奇村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村民生产生活面临严重困难。在民族兄弟遭遇苦难的时候,包钢主动支援,出钱出人帮助村民重建家园,还组织医疗队迅速开展防疫工作。为感谢包钢,民族兄弟新建起来的村子改名为“包钢猎民新村”。23年来,包钢持续帮扶维古奇村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等支柱产业,帮助村民们实现了从猎民到农民的成功转型。2021年,包钢再次拨款100万元,用于维古奇猎民新村的乡村振兴,猎民新村村干部不远千里送来锦旗,还送来村民们自己饲养的200只大鹅,包钢与维古奇猎民新村这段民族团结进步的佳话,在新时代续写了更精彩的篇章。

2020年3月9日,正值因新冠肺炎疫情武汉封城的时刻,朱勇、张明波、高正平三名包钢职工瞒着家人,驾驶价值1800万元的稀土磁共振诊疗车紧急驰援,他们风餐露宿、风雨兼程,往返3400多公里将车辆和仪器安全交付给最需要的抗疫医院。在抗击疫情的两年多时间中,包钢派出医疗队,身赴湖北、额济纳、呼伦贝尔、呼和浩特、上海等疫情爆发区,筑起了一道守护人民生命安全的坚固防线。


68年来,包钢不断完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机制,以内蒙古“工业长子”之姿,仅近五年就以超过1.1亿元的投入,以实际行动履行了社会责任与使命,在实践中检验为了谁、依靠谁的永恒答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包钢集团曾先后5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连续9次被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9年,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白云鄂博铁矿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在新中国集中人力物力创建包钢和包钢60多年来源源不断反哺国家经济建设、带动民族地区发展的进程中,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开拓创新

争做赓续红色血脉工业排头兵

对于一个大企业来说,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

进入新时代,包钢遭遇了建厂以来最严重的“生死大考”。2016年,包钢发展陷入寒冬,内部是身负83亿元巨额亏损和背负愈千亿元的刚性兑付债务,外部是上游原料暴涨和下游市场不振,脆弱的资金链一触即断,生产经营难以为继,包钢走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

危难时刻,“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场景再现。党中央高度关注包钢改革发展。自治区党委做出“包钢不能倒,包钢要搞好”的重要指示,全区各大金融机构、国资监管企业紧急施策,通过一系列措施保住包钢生存底线。各有关方面纷纷伸出援手,解决包钢燃眉之急,钢铁行业规模最大的77.35亿元市场化债转股项目在包钢成功落地。

危急关头,“齐心协力建包钢”的精神在包钢人的血脉中涌动。面对巨额亏损、巨额债务、巨额刚性兑付的多重压力,全体包钢人以非比寻常的坚强意志和迎难而上的坚定决心,打赢了危机四伏的资金断链保卫战、泰山压顶的污染防治歼灭战、命悬一线的股票退市遭遇战,谋定以稀土为重心的战略转型,全力推进“四稳四保”,全面实施“四降两提”,实现从大幅减亏到逐年盈利再到百亿利润的重大突破,在企业年报表上画出了一条让人惊艳的“U”型轨迹。

2016年以来,包钢抢抓机遇聚合力、促提升,一鼓作气谋发展、稳经营,坚定不移抓创新、促改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260亿元、同比增加近400亿元,实现利润103.6亿元、同比增加85亿元以上,上缴税费69.6亿元、同比增加24亿元,率先成为内蒙古首家收入超千亿元企业,首次实现利润过百亿元,完成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性突破,铸就了包钢发展史上又一座里程碑。

68年来,“齐心协力建包钢”已经成为包钢人的精神之源、力量之根,包钢新时代劳动者群体传承着这股浸透于肌理、镌刻于骨骼、相融于血脉的力量,在实践中回答着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的永恒命题,走出了一条红色为本色、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全国劳动模范、煤焦化工分公司维护部工控网络段段长邢岗,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手机操控工厂路灯,每年节电3万千瓦时;他开展岗位技术攻关,项目多达700项,创效1000多万元;他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出10名高级技师、15名技师,更多的普通职工在他的指导下受益。他从普通操作间走上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劳模领奖台,成为全体包钢职工的憧憬和努力的方向。

“要做最好的产业工人。”这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包钢炼铁厂职工孔德礼在今年致全区各族劳动者的倡议书中的一句话。当代好工人什么样?那就是不断开拓创新,这也是孔德礼用奋斗写就的答案。孔德礼用30年的守护破解高炉冶炼的密码,创出了一座高炉投产5141天、连续累计出铁突破2706.29万吨大关的长寿、高产纪录,推进包钢大型高炉迈进全国先进行列。他用五年时间编写了6份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完成创新项目120项,创造效益1000余万元……

搞科研,一要感兴趣、二要心情愉悦、三要耐得住寂寞,包钢首席技术专家、稀土研究院技术专家黄焦宏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从零开始接过磁制冷的研发大旗,以20多年的潜心坚守,成就了今天清洁、环保、节能的磁制冷技术实现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但黄焦宏仍然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他说:“磁制冷一旦研制成功并应用,能基本上做到‘零排放’,是真正的节能环保项目。能降到7摄氏度就能降到零下7摄氏度,我们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一代代包钢建设者,将“齐心协力建包钢”的精神薪火相传,推动“工业长子”成为内蒙古工业的排头兵。经过68年发展,包钢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和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拥有“包钢股份”“北方稀土”两个上市公司,资产总额近2100亿元。

包钢投产以来,累计产钢2.81亿吨、上缴利税超千亿元,形成以钢铁、稀土两大主业为支撑,资源及综合利用、物流、煤焦化工、节能环保、装备及现代服务五个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模式。包钢把打好“资源牌”“稀土牌”作为最大最独特的优势,全面推动以稀土为重心的战略转型,“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号系列飞船、“中国探月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都有包钢稀土产品的身影。

近年来,包钢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深入落实“12367”发展思路,科学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做出开创性、全局性、长远性重大决策部署,实施以稀土为重心的战略转型,持续推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续写了“齐心协力建包钢”新时代篇章。

翻开《中国共产党简史》一书,第396页刊登着包钢拆除2号高炉的照片,这正是包钢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生动写照。率先在全区发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投资百亿元以上建设环保、超低排放和能耗双控项目,推动双碳、双控工作走在前列……近年来,包钢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保正常运行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树立起强烈的绿色发展意识,挤出资金上环保项目,腾出空间保生态底线,在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中获得了绿色发展的勃勃生机,让始终传承“红色基因”的包钢,又增添了一分“绿色低碳”的基本底色。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将在继往开来中成就。在“齐心协力建包钢”奋斗精神感召下,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包钢正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大道上阔步前行,努力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努力打造国内一流企业。与此同时,包钢也将会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振兴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新征程上再创佳绩,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再立新功。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更多阅读>>
+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