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媒导读 > 详细内容

以极致工作保障极低成本 ——长钢全力降低生铁成本综述

发布时间:2022-08-15     浏览:181

2022-08-05   A01:要闻   长钢站记者 史丽敏 郑艺丹/文 长钢站记者 王敏敏/摄   首钢日报 

2022年5月至今,受多重因素影响:外矿采购价格下跌;钢材销售价格下跌……价格的连续走低,导致行业内企业亏损面不断扩大,部分企业有计划高炉检修。难能可贵的是,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长钢依然保持了持续的盈利状态。

支撑长钢在行业形势变差的环境下持续盈利的核心因素,在于近年持之以恒强化极低成本管理,让提质增效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动力;在于狠抓铁前一体化管理,让生铁成本优势成为长钢的生存竞争优势。

成本竞争是核心竞争。不计成本的生产组织不能要。两千立方米以下高炉,长钢公司的铁成本位居行业前列。各单位要对标一流,推进极低成本管理,推进管理技术创新,这是我们的生存之本。生存,这是铁成本对长钢的意义,也是长钢聚精会神抓铁前一体化的价值所在。


所有工作都要围绕降低铁成本中心


长钢身处多钢省份,无地域优势;远离港口,无物

流优势;以线棒材为主,无产品价格优势;位于“2+26”通道城市,环保管控更为严格……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的唯一途径,就是降低成本,特别是生铁成本。只有持续巩固这个基础,长钢才能有生存之本、立足之本。

基于这一清醒理性的认识,“十三五”以来,长钢以铁成本管控为抓手,创造性推进铁前“三个一体化”工作思路,即:焦煤采购与焦化配煤一体化、外矿采购与炼铁配料一体化、铁焦生产一体化。特别是严格落实铁前一体化配矿配料机制,优化配煤结构,提高焦炭负荷,通过降低燃料消耗为高炉稳顺生产奠定基础;通过强化矿铁界面协同,稳定炉料结构,降低采购成本,促进高炉顺行;通过强化煤焦界面协同,将区域焦煤采购优势转化为焦炭成本优势,为铁成本降低提供了有力支撑。

所有这些措施与集团钢铁板块“小指标竞赛”相结合,与扎实推进“学巴钢经验·促指标提升”相结合,推动长钢生铁制造成本从2015年的行业第40名,到2018年至今稳居行业前十。2021年钢铁企业对标挖潜工作交流座谈会,发布2020年度对标挖潜16项指标最佳企业评选结果,长钢公司被评为炼钢生铁加工成本行业最佳企业。

2022年,农历大年初十,当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浓厚节日氛围中时,以八高炉为主的系列检修便已拉开序幕。在为期57天的系列检修中,以九高炉为主的单系统运行模式,承担着比以往更为艰巨的降低铁成本的重任。

相较两座高炉模式下的生产运行,单高炉运行模式下,因风水电气各类消耗、工资、费用等并不减少,守住铁成本行业排名,难度加大自然而然。叠加疫情影响、物流受阻、市场需求不旺等因素,难,在情理之中。惟其难,才更考验长钢公司领导的决心,更考验干部职工的战斗力和执行力。

早在八高炉系列检修推进之初,长钢公司层面便未雨绸缪:在确保系列检修严格按计划推进的同时,以九高炉为主的单系统生产,要制定严谨的生产平衡方案、能源介质平衡方案。所有干部职工要打好双线攻坚战;要统筹好人员、精力和时间,确保双线推进、双线兼顾。以更多付出、更严谨安排、更多超前预判,交出系列检修优秀答卷、经营生产优秀答卷。

每次月度经营分析例会,长钢公司都反复强调:铁成本优势是长钢的生存优势,是长钢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能力。铁成本优势守不住,长钢的生存底线就守不住,在行业的生存空间就会严重受挤压。所有工作都要围绕守住铁成本优势推进。

不打无准备之仗,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有思想上的准备,才有行动上的落实。

围绕牢牢守住铁成本这个生存基础,各单位坚持“一盘棋”思路,打响了成本管控攻坚战……


“靠效益吃饭”

主要靠降低铁成本吃饭


企业要靠产品说话,靠效益吃饭。对长钢而言,在终端产品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靠效益吃饭,就是靠较低的生铁成本吃饭。

思想上的认识,只有变成行动上的落实,才能变成财务报表上实实在在的利润。

贯彻落实集团要求、公司要求,铁前各单位力出一孔,强化细节管控,增强工序联动,全力支撑生铁成本降低。1—5月份,集团公司合同口径外矿采购跑赢普指15.07美元,公司到厂口径跑赢普指19.56美元,这是采购中心交出的降本答卷。

市场最大的不变就是变。面对外矿采购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负责外矿采购的工作人员紧盯每日期货走势,加强市场研判,坚持以现货为主,按性价比顺序,兼顾结构进行选购;合理控制库存,波段采购,降低进口矿采购成本;加强驻港,做好采购前置工作,提前化验,保证原燃料进厂质量。特别是在一季度,克服外部市场剧烈波动、冬季限产、疫情等多重因素带来的环保管控、物流运输等影响,外矿采购跑赢市场,为降低铁成本作出了很大贡献。

“以八高炉为主的系列检修,对焦化而言,是为下半年生产打基础的关键阶段。我们紧紧把握这一时机,通过压缩投入、增加产出,全面提升各项指标。通过平衡生产组织、焦炉煤气系统、能源使用,对进厂煤、单种煤及入炉煤进行数据分析,确保焦炭质量、冶金焦率、干熄焦率等多项指标屡创纪录,为降低铁成本作出贡献。”焦化厂相关负责人说。随着国内原燃料,尤其是煤的持续波动,给焦化稳顺生产及成本降低带来一定影响。焦化厂积极克服市场不利因素,1—6月份,全焦产量完成计划的101.44%,化产品销售收入超计划2.8%;积极调整配煤结构,全焦煤吨耗由去年的每吨焦消耗1.443吨原煤降为1.438吨;吨焦降低煤耗8公斤;干熄焦发电日回收量比去年同期高3万度,实现日降电价成本1.5万元;焦炭成本行业排名保持前五,为降低生铁成本打下了坚实基础。

降低生铁成本,炼铁是主战场。

鉴于生铁成本在钢铁总成本中占比超过70%的实际,为了降低生铁成本,提高公司在激烈竞争中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炼铁厂上下统一部署,全员发力。

九高炉单系统生产,对炼铁厂是不小的挑战。该厂迎难而上、提前谋划、加强组织,提早完成九高炉和5号烧结机的定修工作。做好铁钢、能源系统的新平衡,从原料采购、工艺操作及配矿结构等方面全面发力,以原燃料质量稳定,保证高炉运行稳定。以各区域、班组标准化操作为根本,针对现场情况,及时调整工艺参数,提升设备隐患处理管理层级,加强设备的日常点检,严格安全监督,及时排除隐患,保障单高炉生产稳顺运行。在此期间,树立起“过紧日子”的思想,始终将能耗双控作为重要抓手。5月份,高炉工序能耗完成406.96kgce/t,烧结工序能耗完成42.69kgce/t,高炉利用系数3.355吨/立方米·天,超历史最好水平。

针对八高炉系列检修对人员、技术及知识储备等提出的高要求,在系列检修期间,炼铁厂从工艺到技术、从规程到操作都做了充足功课,提前编制了操作规程,与优秀企业对标学习,并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前瞻性培训。

“八高炉运行正常吗?物流、能源方面是否有效衔接?出铁现在达到了什么程度?”生产现场,炼铁厂负责人详细询问八高炉运行状况。“已安排专人24小时不间断跟踪铁水罐运行,并制定了八高炉摆动溜槽出铁模式的联系确认制度;已协同运输部采取4+2配罐模式,提高单炉次容铁量,现阶段逐步增加氧气供应,提高高炉富氧率,确保八高炉稳顺运行。我们将会以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的更细、更实,助力八高炉尽快达产达效。”八高炉负责人坚定地回答。

一直以来,九高炉铁路线与铁水复线未连接,空罐等待区至高炉下通过道岔多,运行距离长、时间久,重罐牵出和空罐进罐互相影响……严重制约高炉出铁节奏。对此,八高炉系列检修期间,对出铁模式进行了改变,由原来的固定罐位出铁改为新工艺摆动溜槽出铁。工艺改进后,对铁水运输提出了更高、更快的要求,如何快速适应变化,保障铁水正常运输?

为攻克这一难题,更好服务和匹配高炉出铁节奏,八高炉系列检修前,运输部安排专人现场蹲守,根据高炉出铁方式、铁路布局,以及炼铁、炼钢要求等,最终设计出满足工艺需求的运输组织方式和铁路改造方案。改造后,八、九高炉有效隔断,互不影响,而且八、九高炉具备独立的牵出线和备罐线,保证了高炉及时进罐对位,加快了铁水罐车周转,为铁水运输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为生产组织协调部门,为更好地支撑铁成本降低,生产技术处根据《首钢长钢对标提升行动工作方案》,选定与长钢装备和产能水平基本接近的企业作为对标目标。充分发挥生产指挥中心信息共享、系统联动作用,在保证八高炉检修的同时,形成了焦化以煤气平衡,炼铁以高炉稳定为主的生产运行模式,确保单高炉生产系统稳顺运行;针对铁水含P、Mn升高,采取调整磁选铁和精选渣铁配入量和单独造堆混匀出库的方式,稳定铁水成分,强化工艺界面管控;紧密跟踪“双控”“双碳”及相关节能政策变化,以工序或专业为切入点,细化改进措施,推进《首钢长钢公司2022年能耗双控降本增效工作方案》,包括各工序专场(焦、铁、钢、动力等)、煤气专场、节电专场等,将水电等指标计划按周、日细化分解,能源基础精细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一个个问题,一点点解决;一项项难题,一次次攻克。铁前各工序以自身的主动作为和工序的刚性联动、高效协作,换来了各项指标的快速提升,保障了生产系统稳顺运行。5月份,生铁成本3349.04元/吨,行业排名第五;1—5月份

累计3145.88元/吨,行业排名第五。


跻身行业最高效高炉行列

不止于言更践于行


八高炉系列检修结束后,为将检修效益变为生产效益,确保将职工饭碗端得更牢更稳,长钢公司党委提出“全员追求,全体努力,助推现有高炉、转炉跻身行业最高效高炉和转炉行列”的高目标高追求。

“跻身行业最高效高炉行列”这一目标的提出,既让炼铁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也让炼铁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光荣。

“早安排早部署,上下一心,瞄准指标提升,以极致工作质量保障极低铁成本,为长钢公司高追求作出炼铁贡献。”面对挑战,迎难而上是全体炼铁人坚定的信心。追求更高目标的路上,炼铁厂积极发挥八高炉检修后的优势,强化高炉操作,持续开展高炉稳顺1000天攻关活动;精细化高炉工艺参数管理,维持高风量,提高富氧率,提高高炉利用系数;夯实设备基础,做好设备预知预控和点检定修工作,确保设备非计划休风为零,为高炉更加高效运行保驾护航。

高硫、高灰一直是制约焦炭成本降低、高炉负荷升高的主要因素。如何合理控制硫含量和灰分,支撑焦炭成本、满足高炉负荷,焦化厂相关负责人强调,“热强度标准要稳定”。在此基础上,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助力实现“跻身行业最高效高炉行列”目标,既要控制好出炉节奏,保证炉温,还要强化工艺管控,精细管理好设备,不断开拓新资源,进一步夯实“小指标保大指标”“大指标保经营结果”的严密指标体系,满足低成本生产,支撑高炉负荷,支撑铁成本降低……这是挑战,也是焦化努力的方向。

“跻身行业最高效高炉行列”,熔剂厂一方面眼睛向内,强化质量管控,在前期回转窑开展块灰氧化钙窄区间进线率攻关的基础上,探索在套筒窑、竖窑开展攻关,以稳定烧结矿熔剂质量,进而稳定烧结矿质量,进一步稳定高炉炉况。另一方面,针对八高炉系列检修后新的生产平衡,外购活性石灰比例增加,熔剂厂加大对外购石灰的质量把控、前沿管控,拓宽采购渠道,每周安排技术员前置了解供户回转窑生产情况,选取质量为上者供烧结使用,确保烧结使用的是长治地区最好的活性石灰。熔剂厂以“学巴钢经验·促指标提升”工作为抓手,围绕活性块灰CaO稳定率、活性粉灰CaO稳定率、竖窑无烟炭消耗等八大项指标持续发力,力争向烧结提供稳定、优质的熔剂,为长钢高炉跻身行业最高效高炉行列提供支撑。

“行业形势瞬息万变,采购同样压力山大。适应市场,在变化发展中求生存,研判市场、分析市场、赢战市场,各项工作需要再精再细。”采购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持续对标找差,结合市场走势低库存运作,加大新品种引入力度,降低炼焦煤采购成本;规范废钢全流程管理;梳理招投标免招标条款、功能性承包制度……以“永远向现状提问题”的态度,让采购更好服务最高效高炉和转炉,是采购人员不变的价值追求……

生铁制造成本从行业下游进步到行业上游,让长钢人看到了自己的潜力。

在行业亏损面不断扩大的情况下,长钢依然能够保持盈利,给了长钢人更多的底气。

从过去到现在,看未来,拼搏,是长钢的主旋律;奋斗,是长钢的主旋律。“跻身行业最高效高炉和转炉行列”,让长钢人信心满满,斗志弥坚!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更多阅读>>
+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