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媒文摘 > 详细内容

聚焦首届北京文化论坛首钢园观摩线路 人民日报、新华社等20余家主流媒体提前打卡

发布时间:2022-07-25     浏览:121

2022-07-22   A01:要闻   记者 陈领一   首钢日报 

7月19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等二十余家知名新闻媒体到首钢园采风,为即将举办的首届北京文化论坛预热打卡。

首届北京文化论坛由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作为指导单位,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东城区委区政府协办。论坛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以“推动文化创新,赋能美好生活”为年度主题,选取中轴线、首钢园和大运河等独具首都特色的城市文化地标,设计了三条现场观摩路线。据悉,在北京文化论坛期间,将有170余名嘉宾分两组分别登上首钢滑雪大跳台及高线公园,从高处感受园区转型发展变化,了解园区文化复兴、产业复兴情况。

在采风活动中,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就是宛若敦煌壁画中“飞天”一般的首钢滑雪大跳台,一旁伫立的冷却塔散发着浓郁的工业气息,静谧的群明湖闪耀着波光,倒映出一幅“冰与火”碰撞的唯美画卷。随后,记者们乘坐独有的“斜行电梯”登顶到首钢滑雪大跳台48米高的运动员出发区,这里播放的谷爱凌和苏翊鸣的夺冠视频,冰墩墩和雪容融,以及雪白的赛道和缤纷的奥运五环,带领大家又重新回到了惊艳世界的北京冬奥会。首钢滑雪大跳台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赛区唯一的雪上项目比赛场地,赛后成为世界首例永久性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场馆,如今已全面对外开放。

随后记者们登上由原厂区架空管道改造而成的高线公园空中步道,眺望首钢园,散落在园区里的高炉在烈日下显得愈发透亮,它们仿佛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炉火通明、这里曾经钢花飞舞、这里曾经挥汗成雨,如今正随着城市发展蝶变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首钢高线公园主体为线性高架景观步道,距地高度7米—14米,设计全长约3.4公里,全部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空中步道。

漫步高线公园,群明湖、首钢滑雪大跳台、石景山、冷却塔、高炉、新首钢大桥,以及利用原有工业厂房及构筑物改造而成的“四块冰”、六工汇、服贸会展区,让各路媒体记者赞叹不已,纷纷举起相机取景拍摄。

《人民日报》记者潘俊强表示,冬奥会期间我经常来这里采访,可以说是看着首钢园一点一点在变化,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促使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相比上一次来这里,这次首钢园给我的感受就是绿化做得比之前更好了,文化气息也更加浓郁了,新开的六工汇引进了很多的车企和餐饮企业,真正做到了工业遗存与现代产业的完美融合,这些文化创意精准地抓住了现代年轻人的喜好,我相信首钢园一定会越来越好,成为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这太震撼了!”新华网记者激动地说道,“曾经废弃的老厂房、冷却塔、烟囱等设施如今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并且创新性融入了奥运元素,形成了独有的文化特色。现如今又融入了文化艺术、人文景观、夜间经济等主题,真正地成为了‘世界级网红打卡地’,希望以后更多人走进首钢、了解首钢,一睹首钢园别样的风采。”

《中国妇女报》记者表示,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看到并近距离接触首钢滑雪大跳台,之前作为志愿者,服务了很多冬奥会的观众和运动员,这一次有幸来到冬奥中国健儿夺金福地,让我倍感亲切。在这里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美,有首钢滑雪大跳台钢铁工业风的美,有群明湖小桥流水的美,有新首钢大桥壮观的美,这些都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另一种诠释。

活动中,首钢建投大跳台协调部、产业发展部、运营服务部、规划设计部相关人员以亲身经历分别向媒体记者介绍了首钢紧抓冬奥机遇转型发展,以工业遗产为特色发展会展经济、科技创新、文化产业的情况,以及新首钢园区产业布局等情况。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更多阅读>>
+ 加载更多新闻